2019年8月7日晚,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2019廣東省群眾藝術花會(少兒藝術)閉幕式暨頒獎晚會在江門演藝中心僑都大劇院舉行。
本次花會,全省共有22個代表隊97個節目進行了4天激烈的比賽。三年一屆的花會薈萃了全省近年來少兒藝術創作的精品,舞臺表演類有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四大門類作品,另美術、書法兩類獲獎作品在江門市美術館展出。
花會期間專門舉辦了舞蹈、音樂、戲劇曲藝3場專家點評會,由全國知名專家對參賽節目進行點評。
由省殘疾人體育與藝術中心選送的殘疾人少兒藝術作品共有11件入圍,其中舞蹈類1件、戲劇類1件、美術類9件,在本次花會中獲得5銀6銅的好成績。
舞蹈《薪火》(榮獲銅獎)
演出單位:汕頭市聽障學校
作品簡介:一把火炬勢單而力孤,但星星之火聚到一起,就能燃起光明、照亮黑暗。薪火有盡而不滅的精神,勞動人民與天斗、與地斗,汗水浸潤了他們的每一寸肌膚,拼搏的力量支撐他們不畏艱苦,這種奮勇向上、砥礪前行的優秀民族精神就像點點火種一樣傳承發揚下去,不斷創造、傳遞、再生、燃燒,深深地扎根在這片土地上,激勵著后人繼續開拓進取,喚醒蘊藏在生命中的無限創造力,點燃著民族振興的燎原星火。《薪火》的小演員都來自汕頭市聽障學校,是一群聽不到音樂、感受不到節奏的聽障孩子。即便如此,他們還是用自己的理解努力地詮釋了先人奮力拼搏的精神,展現出昂揚向上的傳承力量。
啞劇《特別的小午餐》(榮獲銅獎)
演出單位:汕頭市聽障學校
作品簡介:講述了一個班長怎樣以身作則,帶領同學們珍惜糧食,倡導簡樸節儉,關愛弱勢群體。現在的小孩,普遍都擁有優越的物質條件,因為一切來得太容易而不懂珍惜。但社會上還有一些人在為生計發愁,缺衣少食。小品中的老爺爺帶著孫女靠撿垃圾為生,班里的同學卻還嫌棄午餐的饅頭和包子不合胃口,用各種方式糟蹋糧食。當善良的班長把剩下的包子留給小孫女時,她遭到了同學們的誤會……
美術作品《守護者》(榮獲銀獎)
參賽單位:佛山市順德區啟智學校
作者:嚴嘉銳
美術作品《實現互利共贏》(榮獲銀獎)
參賽單位:梅州市特殊教育學校
作者:張燕玲
美術作品《荷以見得》(榮獲銀獎)
參賽單位:佛山市順德區啟智學校
作者:宋曉婷
美術作品《盛宴》(榮獲銀獎)
參賽單位:汕頭市聽障學校
作者:宋澤璇
美術作品《春去冬來》(榮獲銀獎)
參賽單位:廣州市康納學校
作者:葉柏森
美術作品《舞獅》(榮獲銅獎)
參賽單位:廣州康復實驗學校
作者:黃玥
美術作品《繁榮發展》(榮獲銅獎)
參賽單位:梅州市特殊教育學校
作者:陳小婷
美術作品《新農村》(榮獲銅獎)
參賽單位:汕頭市聽障學校
作者:黃津津
美術作品《星空》(榮獲銅獎)
參賽單位:廣州康復實驗學校
作者:滕杰
近年來,省殘疾人體育與藝術中心通過建設特殊藝術基地、聘請省內知名專家建立特殊藝術專家委員會、組織比賽與展演等,打通了殘疾人文藝創作、排練、演出渠道,繁榮了全省殘疾人文藝創作和生產。接下來,省殘疾人體育與藝術中心將繼續指導省內各基地做好殘疾人文藝作品打磨提升工作,為殘疾人提供更多向社會展示、發聲的機會,并鼓勵各地結合實際組織開展或參與豐富的演出活動,讓文藝創作精品惠及更多殘疾群眾,同時體現殘健融合、其樂融融的熱烈氛圍。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