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合影留念
9月24日,由省殘聯、省教育廳、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聯合主辦,省聾人協會承辦的“尋找最美手語人——廣東省2022年國家通用手語技能大賽(第二屆)”決賽暨頒獎儀式在廣東省殘疾人康復基地舉行,來自全省的50名選手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同臺競技。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朱建華,省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柯沫夫等領導參加頒獎儀式并為獲獎選手頒獎。
本次比賽共決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6名和最佳人氣獎6名。廣州的何敏頤與潮州的麥嘉鑫憑借專業的手語功底、精彩的現場演繹和出色的臨場發揮,分獲健聽組和聽障組的一等獎,成為這場“無聲”比賽里的最美手語人。
何敏頤參賽現場
18個地市147位選手參賽 競爭激烈
自今年5月大賽啟動以來,全省各地市、各級殘聯與教育部門高度重視并大力支持。特殊學校、殘疾人專門協會、助殘社會組織等積極動員符合條件的手語老師、殘疾人工作者、手語志愿者和聽力殘疾人參與比賽。來自全省18個地市選送的147位選手報名參賽,組委會組織評委專家對選手的個人資料、參賽視頻等進行嚴格審核,最終確定聽障組、健聽組各25人晉級決賽。
賽前,省聾人協會、省立中山圖書館還組織編寫《廣東省殘聯系統工作人員國家通用手語培訓教材》,包含手語理論、日常會話和業務手語三部分內容,并先后推出30期“國家通用手語微課堂”教學視頻,深受社會手語愛好者歡迎。同時舉辦線上和線下賽前培訓系列活動,包括線上手語培訓班、手語微課堂、手語角等,提升公眾對國家通用手語的認識,并為選手在本次手語大賽中取得好成績打下了堅實基礎。
聾健共融 線上+線下 展示最美手語風采
本次決賽活動按照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求,評審首次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新模式,并對現場比賽及頒獎儀式全過程進行直播。
決賽現場,手語參賽作品《狐貍與烏鴉》《在燦爛的陽光下》《沁園春·長沙》等給評委留下深刻印象,同時也打動了直播間的眾多網友。肇慶選手段傳霞是肇慶啟聰學校的老師,從教14年以來,她與聾人朝夕相處,先后為聾人服務超10萬小時,“希望今后有更多人加入手語翻譯隊伍中,希望聾人的明天越來越好”,她說。同樣來自肇慶的林莉盈兒時因藥致聾,但仍然熱愛生活。如今,她不僅就職于肇慶市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積極為有就業愿望和能力的殘疾人提供就業指導和服務,同時還是廣東省殘疾人藝術團的演員,連續13年被評為優秀模范演員,2021年被評為“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
中山市特殊教育學校老師巨翠娟和張小輝是本次比賽健聽組的選手,他們任教十余年初心不改,將教學工作與手語事業融為一體,“希望能為聾人和健聽人搭建起溝通的橋梁,讓他們有足夠的知識和能力融入社會”,他們說。來自廣州市殘疾人就業培訓服務中心的聽障組選手方磊,在原創作品《春暖花開》中講述了自己今年4月加入單位抗疫工作隊伍,堅守一線幫助殘疾人解決困難的抗疫故事。選手張南自小失聰,但從未放棄學習。如今,她在職場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還為殘疾人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本次決賽,她深情演繹的溫暖手語歌曲《和你一樣》,表達了“平等、參與、共享”的理念。
決賽評分規則科學公平專家點評盛贊賽事
現場,參賽選手代表、揚夢之風藝術團進行匯報表演。該表演不僅為現場觀眾和廣大網友帶來手語的獨特美感,也展現廣東省近年來普及推廣通用手語的豐碩成果。
中國聾人協會專家組對本次賽事的組織工作和選手表現給予高度評價。專家組認為,本次比賽不僅提供通用手語交流切磋的機會,也在全社會產生廣泛正向影響,推動了通用手語普及工作。參賽選手們精神飽滿,展現了各自風采。大賽評委組組長、廣州教研院教學能力發展研究所副所長高珂娟表示,手語除了語言的工具性作用外,還具有傳遞愛、傳遞需求、傳遞好的情感的功能。手語的美,美在準確、美在莊重、美在溫暖。
按賽事規則,今年參賽選手滿分為100分,評分由線下得分、線上得分、網絡投票得分三個部分組成。大賽線下設7名評委和5名線上評委,評分結果分別占總分數的60%和30%,網絡投票分數占總分數的10%。為讓更多聽力殘疾人、殘疾人工作者和廣大手語學習愛好者共同見證比賽,比賽全程通過網易新聞同步進行視頻直播,網友紛紛為選手加油點贊。截至9月24日17時,網絡直播參與人次超53萬。
全力推動國家通用手語宣傳、推廣和普及工作
柯沫夫在頒獎儀式致辭中表示,手語和盲文是聽力和視力殘疾人使用的特殊語言文字,通用手語和通用盲文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要組成部分,通用手語更是聾人與健全人溝通的最有效方式。
多年來,省殘聯、省教育廳、省語委一直全力支持通用手語和通用盲文事業的發展,堅持把推廣國家通用手語和通用盲文作為殘疾人事業的基礎性工作重點推動,圍繞“推廣什么、怎么推廣、誰來推廣”,先后出臺《國家手語和盲文規范化行動計劃(2015—2020年)實施意見》《關于做好“十四五”時期國家通用手語和國家通用盲文推廣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2022年,廣東省國家通用手語和國家通用盲文(視障教育信息化建設)研究與推廣中心成立,保障言語、聽力和視力殘疾人使用語言文字的權利,幫助廣大殘疾人學習文化知識、獲取信息、社會交往以及更加公平地參與社會生活。
2022年全省國家通用手語技能大賽首次將“手語翻譯員”項目納入2022年度廣東省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決賽中獲得第一名的健聽組選手將經過綜合考察,合格后報請省總工會,參加“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的評選。
據了解,全省先后組織特殊教育學校、殘聯工作者舉辦20多期國家通用手語培訓,累計培訓人數1500余人,培育一支熟練掌握國家通用手語的骨干隊伍。同時,還面向司法、醫療、交通、銀行、商業、旅游、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務領域,以及服務窗口單位3000多名從業人員開展國家通用手語培訓,進一步提高通用手語、盲文的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
朱建華為健聽組、聽障組一等獎獲得者何敏頤(中)麥嘉鑫(左)頒獎
柯沫夫為6位最佳人氣獎獲獎者頒獎
本次大賽旨在做好“十四五”時期國家通用手語宣傳推廣普及工作,加快推進手語規范化進程,以學校和公共服務領域為重點,提高國家通用手語的社會知曉度和規范使用質量,是我省全面推廣國家通用手語的重要實踐。同時為廣大聽力殘疾人搭建展示手語才華平臺,促進殘健共融,共享社會文明發展成果,鼓勵更多有潛力的手語愛好者走上舞臺、發揮光彩,為手語事業的發展積蓄充滿活力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