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廣東省“扶殘助困”一件事正式上線。“扶殘助困”一件事一次辦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省殘聯牽頭,聯合省民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醫保局著力打造,聚焦全省540萬殘疾人、126.7萬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21.8萬特困供養人員等特殊群體的需求,提供優質便捷的暖心服務。
多項事項一次辦好
以“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為著力點,緊緊圍繞殘疾人辦事需求,融合“殘疾人+補貼+救助”的服務方式,科學分析服務的前后辦理順序,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新辦證申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發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發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登記和低保、特困等困難群眾醫療救助5項高頻服務聯合成“扶殘助困”一件事,通過簡單回答方式,精確引導辦事,著力解決因政策不了解、流程不清楚、出門不方便,而錯失了領取補貼、享受救助等問題。通過打破5項高頻服務的業務系統壁壘,實現業務協同、系統互聯、信息匯聚、數據互通,解決群眾多頭申辦、來回登錄、反復填報等問題,推進殘疾人服務一次申辦、一次辦成、一次辦結。
辦事效率持續提速
通過事項優化整合、業務流程再造、共享信息填報、電子證照應用,將原本需要跑多個部門、多次辦理的一攬子事情的傳統辦事方式,轉變為“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套材料、一網辦理、集成審批、統一出件”。殘疾人以前辦該5項事項,需要跑4個部門,現在只需要到廣東政務服務網、粵省事、粵智助等平臺辦理“扶殘助困”一件事,即可一次辦理;以前需要填寫姓名、出生年月等80項信息項,現在只需要填寫35項,少填率達56%;以前需要提交居民身份證、居民戶口簿等19份辦理材料,現在只需要提交6份,少報率達68%;以前需要59個工作日才能辦完,現在只需要43個工作日,時限壓縮率達27%。“扶殘助困”一件事的上線,大大減輕殘疾人申報負擔,為殘疾人辦事按下“加速鍵”。
多地試點上門服務
以“服務同源同質,無差別辦理”為辦事標準,同步在廣東政務服務網、粵省事、粵智助等平臺上線“扶殘助困”一件事,支持殘疾人動動指尖、足不出戶、隨時隨地辦理,也支持他人幫辦、代辦、協辦。用溫馨的色調、簡潔的語言、清晰的指引、便捷的操作,通過“C位出道”視覺效果,打造“扶殘助困”一件事暖心專區。兼顧殘疾人腿腳不便、視力障礙、紅綠色盲等特殊情況,在辦理過程中提供放大字號、調整配色、語音播報等無障礙閱讀功能,打造“扶殘助困”一件事的貼心服務。以引用權威數據源為基礎,準確校驗申辦人身份,智能判斷申請資格,實時提醒反饋申辦條件情況,有效控制無效申請,提高殘疾人辦事效率。線下在茂名、江門、潮州等試點地市提供主動上門服務,以小切口解決大民生,實現便民服務“零距離”。采取窗口發放、快遞送達、信息推送等方式,將殘疾人證、補貼認定等辦事結果一次性送達,實現“一端出件”,讓殘疾人及時拿到“真金白銀”。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