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杭州第四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中國體育代表團11日在北京成立,代表團將實現22個大項全項參賽。
10月11日,中國體育代表團成員在成立大會上合影留念。
中國代表團共計723人,其中運動員439人,包括男運動員221人、女運動員218人,來自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是中國代表團參加亞殘運會以來,覆蓋省(區、市)最多的一次。運動員平均年齡26.5歲,年齡最大的是58歲的乒乓球運動員高延明,年齡最小的是13歲的國際象棋運動員楊亦瀟。運動員中,大專以上學歷者有247人,占運動員總數的56%。代表團將參加22個大項、397個小項的比賽,力爭取得運動成績與精神文明雙豐收。
10月11日,輪椅網球隊教練董福利(左)與運動員合影留念。
杭州亞殘運會與巴黎殘奧會間隔不到一年,中國代表團的備戰和參賽也與巴黎殘奧會緊密相關,參賽的22個大項中有12個大項是巴黎殘奧會的資格賽或積分賽,其中田徑、游泳、自行車、射擊為巴黎殘奧會資格賽,舉重為世界排名賽,硬地滾球、盲人柔道、乒乓球、輪椅網球、羽毛球、跆拳道、輪椅擊劍為巴黎殘奧會積分賽。中國代表團已獲得田徑、游泳、射擊、射箭、皮劃艇、賽艇、盲人足球、盲人門球男女隊、坐式排球女隊9個項目10支隊伍的巴黎殘奧會資格。
10月11日,教練員代表陳琦(左一)在大會上發言。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代表團團長、中國殘聯主席程凱表示,中國殘疾人運動員要頑強拼搏,努力在家門口取得好成績。面對強手,要虛心學習,取長補短,超越自我,共同進步;要精心組織,再接再厲,再創佳績,為備戰巴黎殘奧會打下堅實基礎;要展示風采,擴大交流和增進友誼,為亞洲的團結合作做貢獻;要周密部署,做好訓練安全、參賽安全等工作;要拿道德的金牌、風格的金牌、干凈的金牌,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杜絕興奮劑,確保干干凈凈參賽。
杭州第四屆亞殘運會將于10月22日至28日舉行,共設射箭、田徑等22個大項、564個小項。
新聞鏈接
廣東省將有8名教練員、10名工作人員、53名運動員參加杭州亞殘運會,其中男運動員23人,女運動員30人,參賽運動員人數約占中國代表團運動員總數的12%。廣東此次參賽人數為歷屆亞殘運會之最,53名運動員來自全省13個地市,將參加13個大項(田徑、游泳、舉重、射箭、羽毛球、硬地滾球、乒乓球、自行車、盲人柔道、跆拳道、輪椅籃球、盲人足球、國際象棋)、72個小項的比賽,運動員陣容新老結合,平均年齡29.5歲,年齡最大的47歲,年齡最小的僅16歲,“00”后運動員有10人,約占廣東入選運動員總數的19%。來自深圳的黃國輝將參加國際象棋項目的角逐,實現廣東省亞殘運會國際象棋項目參賽運動員“零的突破”。
參賽運動員包括女子輪椅籃球運動員張雪梅、林穗玲等,田徑運動員楊義飛、周國華,自行車運動員賴善章、魏國平,舉重運動員葉繼雄,射箭運動員林月珊、陳敏儀,羽毛球運動員麥建朋,乒乓球運動員熊桂艷,盲人柔道運動員李麗青等,他們將在陳琦、胡正觀、李鵬、蔡建兵、張貴富等教練員的指導下在各自比賽項目上向金牌發起沖擊,把廣東殘疾人的體育精神帶到亞洲舞臺。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