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新聞發布會在廣州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本屆全國殘運會暨特奧會開幕式定于2025年12月8日在廣州舉行,閉幕式定于12月15日在深圳舉行。本屆殘特奧會將加強科學配置場館資源,盡可能實現與全運會場館共享。
“一場一策、一館一策”
謀劃賽后利用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體育部副主任勇志軍介紹,本屆殘特奧會秉持“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賽理念,貫徹“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致力于把賽會辦成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和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協同發展。
本屆殘特奧會分三個賽區,廣東省成立了籌委會,設立了省執委會;香港特區政府成立了籌委會;澳門特區政府成立了籌備辦,按照“一體籌辦、兩線運行”的辦會模式,同步推進籌辦工作。
在辦會機制方面,堅持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同步規劃、同步部署、同步實施、同步推進的辦會機制。同時,注重殘疾人運動會特點,關注殘疾人運動員特殊需求,有針對性做好各項工作。
勇志軍介紹,殘特奧會將加強科學配置場館資源,盡可能實現殘特奧會與全運會場館共享,原則上不新建場館,均為現有場館提升改造。在提升改造中,將充分依托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認真謀劃智慧場館建設,以“一場一策、一館一策”謀劃賽后利用,重點改造和翻新開閉幕式場館。
此外,今年3月15日,本屆殘特奧會面向全球啟動主題口號、會徽、吉祥物和音樂作品征集工作。截至4月11日上午,殘特奧會共收到491份投稿作品,其中主題口號450份、會徽32份、吉祥物4份、音樂作品5份。
探索大灣區殘疾人事業
融合發展路徑
在項目布局方面,本屆殘特奧會共46個大項,其中夏季殘奧、聾奧項目20項,冬季殘奧、聾奧6項,大眾項目11項;特奧會共9項。項目設置兼顧肢體、視力、聽力、智力等4類殘疾人參與,體現“平等、融合、共享”的理念,同時滿足我國備戰殘奧會、聾奧會的需要。
廣東將承辦34個大項,包括田徑、射擊、賽艇、皮劃艇、坐式排球、盲人門球、籃球(輪椅)、足球(聾人)、乒乓球、旱地冰壺、越野滑輪、游泳、自行車(場地、公路)、射箭、馬拉松、飛鏢、羽毛球、網球、象棋、圍棋、跆拳道、跳繩、舉重、輪滑、舉重、滾球、盲人柔道、鐵人三項、三人制聾人籃球、五人制聾人足球等,廣東賽區項目以廣州、深圳為核心。共有9個城市承辦賽事,涉及34個場館。
香港將承辦4個大項,包括殘奧項目輪椅擊劍、硬地滾球和乒乓球(含殘奧智障組、特奧)、輪椅舞蹈(大眾項目)等項目,利用現成場館舉行比賽,包括啟德體育園(室內體育館)、馬鞍山體育館、荃灣體育館3個場館。
澳門將承辦2個大項,包括殘奧羽毛球和特奧羽毛球項目,場館定在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體育館、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
廣東省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陳學軍介紹,為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發揮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作用,廣東將積極探索粵港澳大灣區殘疾人事業融合發展路徑,攜手港澳探索建立健全粵港澳大灣區殘疾人事業協同發展協商共建機構及機制,深化人才、資金、項目等方面交流合作,促進殘疾人公共服務融通共享。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