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至14日,廣東省殘聯在珠海舉辦廣東省托養服務與輔助性就業融合發展培訓班。廣東省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柯沫夫出席培訓班并講話,廣東省及珠海市殘聯教育、就業工作負責人、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負責人及各地社區康園中心代表共120多人參加。
培訓班現場
柯沫夫指出,社區康園中心項目連續多年納入省政府十件民生實事之一,全面推進社區康園中心品牌化建設,為廣大殘疾人提供日間照料、職業康復和輔助性就業等服務,較好地解決廣大殘疾人服務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實踐表明,黨委政府牽頭殘聯推動是基礎,場地人員經費落實是前提,“社工+志愿者”支持是保證,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鏈接是關鍵,產品市場營銷是長效,增加就業收入是目標,殘疾人及其家屬自主參與是核心,這已成為推動社區康園中心發展的寶貴工作經驗。他要求,各級殘聯要聚焦推動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做示范,加強組織領導,提高思想認識;堅持問題導向,推動工作落實;加強溝通協調,加快預算執行進度;深入查找不足,健全長效機制,通過建立多元化殘疾人托養照護服務供給機制,更好滿足殘疾人托養照護需求。
省殘聯教育就業部、省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總結回顧了托養服務與輔助性就業融合發展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對后續工作落實作具體部署。廣州、珠海、汕頭、東莞、清遠5個地市進行社區康園中心創新工作經驗交流。省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業務科室代表對社區康園中心星級評定工作安排及評定系統操作作專題分析講解,并特邀有關人員對社區康園中心服務規范、運營發展、轉型升級等方面做專題授課。
培訓期間,進行了社區康園中心優秀案例展示,專家組對各地選送的20個優秀案例進行評比。經現場路演、打分評選,東莞市茶山鎮殘疾人康復就業服務中心、深圳市光明區馬田街道殘疾人綜合(職業)康復服務中心的服務案例獲得優秀案例特等獎,汕頭市南澳縣云澳鎮社區康園中心等地市的服務案例分別獲得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近年來,廣東省努力推進康園中心標準化建設,不斷拓展社區康園中心服務,康園服務質量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功能設計以及運營理念都充分切合殘疾人的需求和發展,將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惠及到殘疾人,充分發揮了康園中心作用,凸顯地方特色。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