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在第三十次全國助殘日(5月17日)即將到來之際,由廣東省殘疾人聯合會、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廣東省殘疾人公益基金會、江門市殘疾人聯合會共同發起的廣東省“互聯網+政企聯動”促進殘疾人實訓就業一體化項目培訓班開班儀式暨“新起點就業康復工場”揭牌儀式在江門市康怡社區康復服務中心舉行。
圖為“新起點就業康復工場”揭牌儀式
圖為項目簽約儀式
圖為為愛心企業回贈牌匾
廣東省殘聯、廣東省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廣東省殘疾人公益基金會等領導,江門市殘聯、市殘疾人就業中心等領導及工場員工代表約60人出席活動。
圖為省殘聯教就部部長馮建軍講話
圖為江門市殘聯副理事長李潤嬌致辭
圖為活動現場
廣東省“互聯網+政企聯動”促進殘疾人實訓就業一體化項目培訓班(以下簡稱“培訓班”)包括殘疾人崗前技能培訓,殘疾人職業能力評估、崗位匹配、崗位對接及現實就業,殘疾人上崗后動態測評與跟蹤支持,建立殘疾人職業成長數據庫等內容,旨在通過政企聯動,組織有就業意愿但難以進入競爭性勞動力市場的適齡“殘疾人”進行集中系統的職業培訓,解決長期以來本地重度殘疾人就業、培訓的難題。
作為“南粵扶殘?碧桂園助力計劃”項目之一,培訓班將通過互聯網技術,將殘疾人集中以“互聯網+實訓”的形式進行培訓,通過一對一指導的方式進行集中崗前培訓,將企業的崗前培訓、技能操作培訓、產品品質管理等實訓內容,與殘疾人的心理、生理特點相結合,加入崗前心理輔導、職業適應訓練、企業文化、安全生產等內容,通過適合重度殘疾人的階梯式技能培訓課程體系,真正實現殘疾人就業率的提升,探索殘疾人培訓與企業崗位需求無縫對接、崗位精準匹配的訂單式培訓新模式。
圖為活動現場
同時揭牌的“新起點就業康復工場”(愛心助殘車間),其嚴格按照企業車間標準設置,日常由企業和承接運營機構共同管理。企業負責提供生產崗位、設備設施、物流配送、技能培訓、生產管理、安全監督等方面支持,并與員工及其監護人簽訂《勞動合同》,辦理合法用工手續,支付不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購買職工醫保社保,享受企業員工同等福利待遇,使殘疾人員工逐步實現從日間照料、技能培訓向輔助性就業及向社會就業的有效過渡。
圖為一起參觀“新起點就業康復工場”(愛心助殘車間)
近年來,江門市殘聯持續聚焦就業第一民生,著力解決殘疾人就業的“難中之難”,積極推進精神、智力和重度殘疾人輔助性就業工作。去年以來,江門市殘聯和蓬江區殘聯便積極探索,引入社會人力資源機構,對接愛心企業,依托康園中心現有輔助性就業機構,創建“新起點就業康復工場”(愛心助殘車間),著力探索培育“殘聯推動、社會承辦、企業融入、殘疾人參與”的輔助性就業新模式。
圖為工廠愛心義賣商品展示
圖為工廠廚藝坊
圖為活動現場
圖為合照
目前,江門市已建成規范化輔助性就業機構46家,依托日間托養機構、企業、社會組織多方聯動,打造輔助性就業江門品牌。此次省促進殘疾人實訓就業一體化項目落地江門將進一步推動江門市殘疾人輔助性就業工作的發展,提升殘疾人職業技能水平,創新殘疾人就業新模式,解決精神、智力及重度殘疾人就業的難題,為殘疾人提供就業工作崗位及職業能力提升的機會,實現貧困殘疾人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