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喜看廣東殘疾人事業發展新成效(社會保障篇)

      信息來源:廣東省殘疾人聯合會 時間:2021-02-09 字體: [大] [中] [小]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回眸過去這5年,我省殘疾人事業發展令人欣喜、鼓舞人心。

        廣東“眾創杯”殘疾人公益賽不斷推動更多殘疾人融入創業浪潮;“南粵扶殘助學”工程累計發放助學金3653萬元;122.5萬有康復需求殘疾兒童和持證殘疾人得到基本康復服務;累計投入約1.7億元用于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造福4萬多個殘疾人家庭;為超過80.7萬人辦理殘疾人證;全省建檔立卡26.68萬貧困殘疾人符合脫貧條件,脫貧率為100%!

        5年來,主動擔當、敢為人先、不斷奮進的廣東,在殘疾人事業發展新時代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

        2020年,“殘疾人兩項補貼”被列入廣東十件民生實事,一系列實踐表明,保障殘疾人民生,是實現殘疾人同步小康的底線。“十三五”期間,我省高度重視殘疾人民生保障工作,各級殘聯積極落實各項殘疾人幫扶制度,不斷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托養服務制度,織密筑牢殘疾人民生保障底線,科學推動全省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夯實、長效發展機制不斷完善。

        一、殘疾人社會救助水平不斷提高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社會救助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實實在在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兜住民生底線;要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織密扎牢托底的民生保障網。2020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意見》,對新時期做好社會救助工作作了全面部署。

        2019年7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出臺了《廣東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施辦法》,將“生活困難、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以及3級、4級智力殘疾人和精神殘疾人”單獨納入低保對象。2019年10月,省民政廳印發了《廣東省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和生活狀況評估認定辦法》,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迎來改革創新和重大突破:最低生活保障門檻放寬,不超過當地低收入(低保臨界、低保邊緣)標準的重度殘疾人,均可單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

        《2019年廣東省殘疾人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城鄉殘疾居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人數達991536名;60歲以下參保重度殘疾人388354名,其中得到政府參保扶助380488名,享受代繳比例達到98%;119129名非重度殘疾人也享受了全額或部分代繳優惠繳費政策;領取養老金的殘疾人達378538人。

        河源市翁源縣壩仔鎮的劉惠南,因家境貧困,無法及時治療受傷的左腿而落下了終生殘疾。后來,女兒出生了,但因為難產身體十分虛弱,為了給女兒治病,劉惠南身上的擔子愈發沉重。“那是他人生中最艱難的一段時間。”對于劉惠南的家庭困境,村干部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并及時為他申請了最低生活保障,這大大緩解了劉惠南的心理和生活壓力,讓他看到了生活的一絲曙光。2013年,在駐村工作隊的帶領和幫助下,劉惠南加入蔬菜規模化種植的隊伍,成功脫貧。今年,女兒還帶回了黑龍江護理專科學校口腔醫學專業的錄取通知書,臨近“知天命”年紀的劉惠南,舒心地笑了。

        圖為劉惠南的住房改造前后對比,上圖為改造前,下圖為改造后

        2020年,省殘聯聯合省人社、省財政等部門,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本省戶籍困難群體基本養老保險應保盡保工作的通知》,對接相關數據,落實好重度殘疾人及精神和智力殘疾人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障費。截至2020年底,全省99.5萬名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40.46萬名殘疾人享有最低生活保障,7萬名殘疾人享有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其中,我省建檔立卡22.58萬戶、26.68萬貧困殘疾人中,23.86萬殘疾人通過社會保障兜底脫貧,占比89.43%;19.3萬名貧困殘疾人納入低保,占比80.89%。“十四五”期間,我省將繼續完善社會保險保障水平,鼓勵更多殘疾人參加社會保險,確保落實特殊困難殘疾人的社會保險資助政策,對自謀職業、失業及無業殘疾人實行社會保險分類補貼。

        二、殘疾人兩項補貼不斷提標擴面

        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以下簡稱“殘疾人兩項補貼”),是以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與需求調查、殘疾人狀況監測為依據,針對廣大殘疾人的迫切需要而推出的重大惠民舉措,是第一次在國家層面建立的殘疾人專項福利制度,具有里程碑意義。2020年底,全省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人數分別為42.2萬和102.5萬,全省發放補貼資金約37.35億元,約七成的持證殘疾人按月享受補貼待遇,補貼標準和覆蓋范圍持續處于全國前列。

        2012年,我省在全國率先同時建立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對貧困殘疾人擺脫貧困提供重要支撐。

        2018年起,殘疾人兩項補貼按月發放政策得到全面實施,我省逐步建立起政府領導、民政牽頭、殘聯配合、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與此同時,殘疾人兩項補貼的信息管理也緊隨時代步伐,實現信息化管理,兩項補貼管理系統作為第一批試點,成功接入我省政務微信“統一審批待辦平臺”,實現動態管理,“應補盡補、應退則退”。

        2019年起,我省把非重度智力、精神殘疾人也納入了重度護理補貼的保障對象范圍,兩項補貼建立起動態調整機制,實現了應補盡補、應退則退,精準補貼、動態管理。

        2020年,殘疾人兩項補貼的申領辦理還接入了“粵省事”微信小程序,方便了不少出行不便的殘疾人朋友,讓群眾“少跑腿、好辦事”。

        黃牛仔、黃杏笑夫妻倆均是智力殘疾人,妻子黃杏笑還是肢體殘疾患者,缺乏社會工作能力。2017年黃牛仔失業后,一家四口的生活陷入困境。蓬江區和杜阮鎮殘聯得知消息后,迅速行動,評估黃牛仔的家庭情況,并開展幫扶行動。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夫妻二人進入社區康園中心,每月能享受1000余元的職業訓練手工加工補貼和生活補貼、重殘補貼,再加上每季度結對幫扶資金,黃牛仔一家的生活困難得到基本解決。“我們夫妻倆的心終于能夠放下來了。”黃牛仔說。

        圖為黃牛仔(右一)與妻子黃杏笑(左一)

        2021年年初,一個好消息在殘疾人朋友間廣泛傳播:兩項補貼標準再提高!其中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從現行的175元/月·人提高到181元/月·人;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從現行的235元/月提高到243元/月·人。未來,我省將進一步提高兩項補貼標準和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積極落實成年殘疾人單獨提出最低生活保障申請規定,不斷完善針對重度殘疾、老殘一體、一戶多殘家庭等特殊困難群體的生活保障制度,堅實筑牢“防返貧”屏障,團結帶領全省殘疾人創造美好生活。

        圖為兩項補貼標準提高通知原文

        三、殘疾人托養服務體系逐步完善

        殘疾人托養服務是幫助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克服社會認知和參與能力以及自理能力方面的障礙,增強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質量,平等參與社會生活、減輕殘疾人家庭負擔,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有效手段。

        兩年前,白云區關灼明和區德潔兩老夫妻搬進了廣州明禧養老院,還帶上了他們30多歲的女兒阿寶。阿寶思維遲緩,走路搖搖晃晃,因放心不下女兒,二老決定攜女入院,院方出于愛心,還對他們的費用進行了優惠。作為全國第一座成立大型殘疾人托養機構的城市,廣州市雖然在殘疾人托養資源上布局早,但因為殘疾人托養成本高,即便有政府資助,參與民辦的機構也不多,公辦托養機構也時常面臨床位緊張、輪候隊伍長等現實問題。2020年,廣州市殘聯理事長陳學軍帶來了好消息:落戶于增城的廣州市殘疾人托養中心(星安居)項目完成征拆工作!該項目是市重點建設項目,其設置的1300張床位可以一定程度緩解廣州市殘疾人托養難的問題。

        “十三五”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懷支持下,殘疾人托養制度不斷改善,逐步形成了以居家托養為基礎、街道(鄉鎮)和社區日間照料為主體,寄宿型機構集中托養為骨干的殘疾人托養服務體系,為殘疾人提供多層次、可以滿足不同需求的多元化服務,殘疾人生活發展狀況顯著改善。到2020年底,全省現有47家寄宿型殘疾人托養機構,服務人數1300人。全省已建成社區康園中心1695個,為3.1萬名殘疾人提供服務,基本實現“十三五”提出的全省鄉鎮(街道)全覆蓋的目標任務。省財政還對經濟欠發達地區,按照新建機構一次性補助10萬元/個、正常運轉機構補助6萬元/個·年的標準進行補助資金發放。

        康園中心,是集健身、康復、學習、娛樂于一體的殘疾人生活樂園,可為殘疾人提供康復照料、技能培訓、庇護性就業和康樂文體活動等多種服務。在接受服務的過程中,殘疾人能夠不斷提高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和職業能力,部分還能參與公開就業或輔助性就業,創造個人價值,減少其家庭壓力。來自江門市康怡社區康復服務中心的阿光便是受益者之一。阿光患有精神障礙,與母親、大哥一起生活,其母親是一名盲人,大哥則患有智力障礙,一家三口生活困難,平時只能靠已經60多歲的二哥(健全)來照顧。來到康怡社區康復服務中心后,阿光學會了做點心,還擁有了新朋友,情緒逐漸穩定下來,精神面貌也得到了大大提升。

        圖為江門市康怡社區康復服務中心在疫情常態化階段重新復訓(1)

        圖為江門市康怡社區康復服務中心在疫情常態化階段重新復訓(2)

        據悉,《社區康園中心服務規范》地方標準將于2021年3月28日起正式實施,這對促進全省殘疾人托養服務行業沿著規范化、制度化、專業化服務的路徑發展,為殘疾人提供更高、更優、更精、更好的服務,從而改善殘疾人生活質量和發展條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2020年全省社區康園中心項目實施方案》,完成了社區康園中心視覺識別系統VI設計,開發了“廣東省殘疾人托養管理系統”,加快發展托養照護服務,逐步將殘疾人托養納入社會福利服務體系。

        未來,我省將繼續支持、鼓勵現有敬老院、福利院、精神病院等向殘疾人開放,并優先安排貧困重度殘疾人進院集中托養或享受照護服務,讓大家有“家”可歸,有“夢”可追。

      分享: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高潮| 亚洲综合久久综合激情久久 | 久久国产亚洲高清观看| 色五月五月丁香亚洲综合网|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 亚洲精品视频专区|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未满十八勿入|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日韩不卡|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图片一区二区| 亚洲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亚洲乱码卡一卡二卡三|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亚洲欧洲无卡二区视頻|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av片俺去也| 亚洲爆乳大丰满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柚蜜|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网|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爆乳少妇无|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久久噜噜噜久久亚洲va久| 亚洲第一二三四区| 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区| 亚洲av无码偷拍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久久综合日韩亚洲精品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