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環境建設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的標志。近年來,珠海加快推進無障礙城市建設,友善、包容的社會氛圍日趨濃厚,如何進一步發動各方力量參與,推動“有愛無礙”成為全體市民的共識,逐漸成為各界關注的熱點。
近日,“無障礙·好設計”“美麗工坊殘疾婦女文創”“殘障融合兒童青少年攝影”“特殊群體創作計劃”聯展暨珠海無障礙城市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珠海北師港浸大舉行。一批展覽、征集活動同步啟動,推動社會各界支持、參與無障礙事業,助力珠海構建殘障融合、全齡友好的城市環境。
活動宗旨
展示、探討無障礙事業發展
激發社會各界參與熱情
本次活動啟動的各項展覽,包括:國家無障礙環境展示館暨全國無障礙·好設計精品成果全國城市聯展巡展(珠海站)、“天行健,巧匠展佳品;粵港澳,共享新春情”美麗工坊殘疾婦女文創作品展、“融合無障‘愛’ 攜手向未來”殘障融合主題兒童青少年攝影作品巡展聯展、首屆“有愛珠海·無礙未來”特殊群體創作計劃聯展。
聯展啟動
各展覽圍繞無障礙環境建設、殘疾人事業主題,集中展示國內無障礙環境建設高質量發展成果,充分體現殘障人士的藝術創造力和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進一步在全社會普及無障礙理念。
各展覽在現場嘉賓見證下揭牌啟動,其中,“無障礙·好設計”“美麗工坊殘疾婦女文創”“殘障融合兒童青少年攝影”已在全國多地展出,本次活動為3場展覽首次在珠海落地。
周蔭強致辭
北師港浸大常務副校長、署理協理副校長周蔭強致歡迎辭。周蔭強表示,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推進,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本次活動是對無障礙的一次重要展示、深入探討,希望進一步提高社會各界對無障礙的認識、推動全社會關注,讓更多人參與到這項偉大的事業中來、享受到無障礙的環境和服務。
陳海龍致辭
廣東省殘疾人聯合會黨組成員、副理事長陳海龍在致辭中表示,希望珠海市把滿足殘疾人美好生活需要作為殘疾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和平等權利,不斷增強殘疾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珠海市殘疾人聯合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珠海市殘聯接下來將加強與各方力量的合作,通過志愿助殘、宣傳、研究等方式,不斷深化無障礙城市建設,并充分把握珠海2025承辦殘特奧會比賽項目的契機,啟動全國無障礙建設示范城市創建工作,推動珠海無障礙城市建設邁上新臺階。
廣東省天行健慈善基金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基金會長期以助力無障礙環境建設為己任,希望通過本次活動,推動珠海無障礙環境建設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發動社會各界持續關心慈善公益、無障礙環境建設,為有需求者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共同譜寫發展新篇章。
胡懷軍致辭
南方都市報珠海新聞部副主任胡懷軍在致辭中表示,南都近年來持續與珠海市殘聯、北師港浸大、北師大、珠海市檢察院等單位開展“無障礙城市深調研”,深度參與珠海無障礙城市建設進程,接下來將充分發揮媒體資源聚集力、社會動員力優勢,通過宣傳、調研、監督、研究等形式,增強公眾對無障礙建設的重視程度,激發社會各界參與無障礙事業的熱情。
呂世明致辭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第七屆主席團副主席、中國助殘志愿者協會會長呂世明在致辭中表示,本次活動匯集4場無障礙、殘疾人主題展覽,在全國尚屬首次,體現了珠海人人心手相牽、心靈相融、心心相印的社會氛圍,期待珠海接下來持續推進無障礙事業發展,為國內無障礙環境建設做出引領、示范。
活動亮點
啟動案例征集、成立發展智庫
為無障礙事業凝聚社會力量
活動期間,呂世明向聯合展出單位北師港浸大、珠海市圖書館、珠海規劃展覽館、斗門區委宣傳部、金灣區圖書館等單位頒發了嘉許紀念。接下來,各展覽將在各單位巡回展出,力求觸及更多市民,擴大無障礙理念宣傳范圍。
呂世明(右一)向聯合展出單位頒發嘉許紀念
中國肢殘人協會副主席,康復國際休閑、娛樂與體育活動委員會主席唐占鑫代表“美麗工坊”項目致辭,并向活動主辦方贈送了來自“美麗工坊”的手工紀念品。
唐占鑫介紹,該項目旨在為殘疾女性提供手工技能培訓、幫助其就業,各類手工作品曾在北京冬殘奧會、巴黎殘奧會等大型活動亮相,期待通過本次活動,進一步加強與社會各界力量的合作,助力更多殘疾人實現就業增收。
唐占鑫(右二)向活動主辦方贈送手工紀念品
《珠海無障礙城市建設條例》出臺以來,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珠海無障礙城市建設,一批新成果不斷涌現。為進一步展現相關成果,南方都市報社與珠海市殘疾人聯合會共同發起了“珠海無障礙城市建設典型示范”征集活動,并在本次活動上宣布啟動,面向社會征集一批改造示范、一批建筑示范、一批服務與制度示范、一批公益示范、一批個人。
王靖豪介紹征集活動
南方都市報高級記者、“無障礙城市深調研”課題組牽頭人王靖豪介紹了征集活動詳情,并邀請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共同為珠海無障礙城市建設貢獻力量。
無障礙事業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智慧與力量。活動期間,“珠海無障礙城市發展智庫”正式成立,首批智庫專家、單位獲頒證書,智庫專家代表現場宣讀了《珠海無障礙城市發展倡議書》。
接下來,該智庫將以優勢互補與資源共享,匯集媒體、高校、企業、社會組織等力量,共同為無障礙事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推動珠海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無障礙城市建設格局。
特殊群體是無障礙城市建設最直接的受益者。珠海女孩“小星星”因先天性視網膜發育不良而雙目失明,后來又被確診尿毒癥,但她一直保持著樂觀的生活態度,通過盲文書籍探索世界,在家長協助下持續更新朗誦視頻,展現出堅強、陽光的精神風貌,獲得了社會各界的鼓勵與支持。
活動現場,廣東省嚴杏名師工作室教師團隊與“小星星”共同帶來“為愛誦讀”節目表演,傳遞相信未來、熱愛生命的生活態度。珠海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市社會組織黨委書記高宏偉為“小星星”送上紀念品與慰問,一批愛心人士為“小星星”送上了慰問金,廣東省天行健慈善基金會創會會長鄭煥明為愛心人士與“為愛誦讀”團隊頒發了感謝狀。
嘉賓們參觀展覽
活動期間,嘉賓們參觀了現場布置的展覽,并走訪了北師港浸大無障礙宿舍、學生活動中心、體育館、展廳等點位,實地調研校園無障礙環境建設情況。
本次活動由廣東省天行健慈善基金會、南方都市報社、北師港浸大聯合主辦,中國助殘志愿者協會、廣東省殘疾人聯合會、珠海市殘疾人聯合會支持指導,是“珠海無障礙城市活動月”系列活動之一。
活動現場
“活動月”自去年12月啟動以來,以走訪、交流、宣傳等形式,從無障礙環境建設的不同領域出發,持續宣傳無障礙理念,發動社會各界支持、參與珠海無障礙城市建設,以“有愛無礙”擦亮社會文明底色。
記者手記
匯聚愛心與責任
推動無障礙城市建設惠及全民
本次活動期間,一個個動人的場景不斷涌現。
“小星星”于活動前一天剛剛出院,主辦方考慮到她的身體狀況,曾建議她回家休息、不必來到現場。但由于“小星星”十分希望能夠登臺朗誦,主辦方最終決定,在滿足“小星星”愿望的前提下,對她的表演時間進行了調整。
活動當日,當“小星星”用略顯吃力的嗓音念出“相信未來,熱愛生命”時,全場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臺下不少嘉賓熱淚盈眶。
志愿者委托活動主辦方為“小星星”捐款
一位放棄了休息日、來到現場參與攝影工作的志愿者,在了解了“小星星”的情況后,委托活動主辦方向她捐出一筆錢款,希望她“明天會更好”。觀眾席中,一位小女孩走上舞臺,向“小星星”贈送了一只毛絨玩具熊。
在現場,呂世明、唐占鑫被“小星星”所感動,臨時決定向“小星星”贈送了一套“大美中國無障礙”圖集,表示將為她提供必要的幫助、祝愿她早日康復,期待她有機會成為無障礙事業的“小小推動者”。
盡管語氣虛弱,“小星星”的話語仍然令人動容:“能在珠海參加這樣的活動,我感到很溫暖。”
活動期間,現場使用的主視覺,也令不少嘉賓眼前一亮。
活動主視覺
主視覺創作者、公益設計師謝文杰介紹,該作品名為《我們的無障礙城市》,展現了無障礙設施、無障礙信息交流、無障礙社會服務等內容,以及助殘志愿者、殘障運動員、輪椅使用者、老人、兒童等形象,從多個層面描繪了對無障礙城市建設的展望。
謝文杰表示,設計的本質是服務于社會,應當惠及每一個有需要的人群,這也與無障礙理念不謀而合。“讓每一個人都擁有無障礙的生活環境,是社會進步和文明水平提高的標志,這個過程需要大家共同參與。”
無障礙城市建設已逐漸成為珠海打造高品質城市環境的關鍵路徑。如何讓更多人成為無障礙事業的支持者、參與者,讓所有人都能平等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值得社會各界進一步思考。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