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小滿時節,34℃的烈日高溫下,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的操場上人流涌動。一個個藍色的簡易帳篷把操場圍了一圈,不少推著輪椅、拄著拐杖的殘疾人在其間穿梭,拿著簡歷前來求職。
今年5月21日是第三十三次全國助殘日,當天上午,廣東省殘聯在廣東技術師范大學舉行廣州地區第三十三次全國助殘日系列活動。活動現場設置了殘疾人專場招聘會、殘疾人政策宣傳專區、盲人按摩體驗區、助殘手工藝產品展示展銷區等多個扶殘助殘活動。炎炎烈日沒有阻擋殘疾人朋友們求職的熱情,300余人參與了此次招聘活動,他們中有的是父母陪伴而來,有的自己拄拐杖、推輪椅而來,汗流浹背的身影背后,是他們不屈命運、努力擁抱生活的樣子。
300余人參與現場求職
不少求職者為“00后”
“我為人誠懇,樂觀開朗,能吃苦耐勞,對事物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較強的應變處理能力,之前在淘寶做過售后客服……”在招聘會現場,拄著雙拐的“00后”小哥李慧賢正向企業招聘者闡述著自己的優勢。李慧賢是來自廣東省培英職業技術學校的一名應屆畢業生,這是他第一次參與線下招聘。“我想找一個客服相關的工作,我腿腳不方便,但是與人溝通交流有優勢,剛剛也拿到了一個面試offer,很開心。”李慧賢說。
在展區另一側,記者發現了一對特別的父子。“去,去和他們交流!怕什么,你總是要走向社會的呀!”父親一邊大聲和兒子說著話,一邊在背后推著孩子走向一招聘崗位。“你們都招聘哪些崗位呀!這是我兒子,可以和他聊一聊。”父親熱情地和招聘者介紹著兒子,兒子則默默地站在父親身旁,有些害怕不敢說話。在父親的鼓勵下,他簡短地回答著招聘者的提問。
“我家孩子是智力殘疾,現在是職高的學生,明年才畢業,想帶他先來體驗一下招聘,他以后總歸是要自力更生,自己養活自己,我們父母陪不了一輩子。”父親張文生向記者說。
招聘現場,像張文生父子一樣的求職者不在少數,他們雖然身體殘疾,但卻都積極地走向社會,擁抱生活。記者了解到,當天現場出席企業18家,共提供158個崗位需求,共有300余人參與此次招聘活動。
廣東殘疾人實名登記城鄉就業達 41萬人
未來探索建立“殘疾人津貼制度”
今年全國助殘日活動的主題是“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目前,廣東省殘疾人事業發展情況如何?未來將有何重點發展目標?
廣東省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柯沫夫介紹,過去一年來,廣東省殘疾兒童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達到 99%以上,1100多名殘疾人大學生享受助學津貼 1300多萬;全省 1693戶殘疾人戶 3474人納入動態監測;全省殘疾人“兩項補貼”發放資金總額達 45.77億元,惠及殘疾人157.56萬人次。
在就業方面,記者了解到,目前廣東省殘疾人實名制登記城鄉就業人數達到 41萬人,就業比例達 46.96%,比上年度增長 10萬人。其中,按比例就業 8.3 萬人、集中就業 0.7 萬人、個體就業 1.7 萬人、公益性崗位就業 0.6 萬人、輔助性就業 1.4萬人、靈活就業(含社區、居家就業)12.3 萬人、從事農村種養15.9 萬人。目前,全省現有保健按摩機構 1227 個,醫療按摩機構 12 個。
柯沫夫表示,未來,廣東省殘聯將不斷完善殘疾人社會福利,建立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探索建立殘疾人津貼制度;提高殘疾人社會保險參保率,試點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推動老年人、殘疾人、兒童福利補貼政策相互銜接。此外,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加大就業幫扶力度,支持殘疾人多渠道靈活就業等。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