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州市江北街道的一家盲人按摩店內,一共有三名盲人按摩師,今年已經52歲的李偉平是店里的老大哥。每天照常開業,并服務好客人,這樣的事,李偉平已經干了整整15年。憑借一技之長,李偉平收獲了顧客的認可,找到了人生價值。
抓住機會學習盲人按摩
每天早上8點,李偉平都會準時起來,做好開門迎客的準備。憑借眼里還能感知到的微光,李偉平熟練地拿起拖把,將地板打掃了一遍,又精準地走到按摩床前,更換好床上的一次性用品,并將枕頭擺放整齊。
回想起剛失明的時候,李偉平每天半夜都會哭醒。“我是上初中的時候漸漸看不到的,當時的心理壓力特別大。”李偉平透露,“每每想到老去的父母,自己可能沒辦法幫上忙,就會不自覺地流淚。”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2009年。當時,正在辦理殘疾人證的他,偶然間聽到盲人按摩的培訓班正在招生,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李偉平便投身到盲人按摩的培訓之中,這一練就是半年。
李偉平口中的盲人按摩培訓班由惠州殘聯舉辦。這些年來,為提升盲人按摩師的專業技術水平,加強盲人按摩規范性操作,惠州殘聯每年都會按計劃開展盲人按摩培訓,按水平將學員分到初學班和提升班。
今年4月,30名盲人參與了盲人保健按摩提升培訓班,并順利通過考核,取得結業證書。惠州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培訓班會邀請專家授課,采取理論講解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增強殘疾人參與社會的能力,推動殘疾人就業。
在李偉平心里,這半年雖然辛苦,但卻是幸福的。如果沒有這次培訓機會,李偉平將和父母一樣,在老家以干農活為生。這次培訓班讓李偉平結識了很多盲人朋友,在這里,李偉平覺得自己并不孤單,心情也逐漸開朗起來,“別人也看不到,但很堅強,我覺得我也可以,我們在這里好好學,出來就能夠就業了。”
“我們用雙手能養活自己”
從新手到老手的過程,李偉平摸索了五年。“剛開始出來一直被嫌棄,大一點的按摩店不招我,在服務中也會經常被客人叫停”,李偉平說,“一上手別人就知道你的手法好不好。”
從上海,輾轉到廣州,再到深圳,最后來到惠州,李偉平已經積累了二十多個老客戶。如今,他幫助顧客緩解腰腿酸痛,遇到患有肩周炎、頸椎病的顧客,他也表現得游刃有余,“雖然眼睛看不到,但我能準確地掌握好力度,讓顧客滿意。”
“這讓我特別有成就感,讓我意識到我是有價值的。”每次得到顧客的贊許,都會讓李偉平開心許久,按他的話說,這種價值感和意義感,是支撐他走到現在的力量,也是他堅持下去的動力。
在惠州,隨著盲人按摩培訓班的推行,越來越多的盲人加入按摩師的行列。“眼睛看不到之后,就少了很多選擇,盲人按摩是一條不錯的出路”,面對初出茅廬的按摩師,李偉平勉勵他們,“把手法練好,熟能生巧,我們用雙手能養活自己。”
國際盲人節前一天,李偉平給自己放了假。他和好友一起報名參加了好幾個活動,準備到博羅縣和深圳去,和其他的盲人朋友見個面,嘮嗑敘舊。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