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在看這篇文章的很多人,都曾經幻想自己能夠成為一個職業球員,享受鎂光燈的照耀。
但是,告訴我,讓你們放棄的原因是什么?
父母的不贊同,現實的壓力,還是天生就少了一只手?
在美國,有一個叫作湯米-莫瑞西的小孩,他從三歲就開始接觸高爾夫球,現在六歲,雖然年紀還小,但是揮桿的動作非常流暢,感覺就是經過一番苦練。
只不過,是不是覺得哪里怪怪的?
是的,這個小男孩,一生下來身體就是殘缺的,他沒有右手。
一個沒有右手的小男孩,從三歲就鐘情于打高爾夫球,現在他說未來想要成為職業高爾夫選手,你會怎么看他?
覺得弟弟還小,長大就會明白夢想就是想想就好,現實是殘酷的。
或是不想要破壞他對未來的純真憧憬,因此勉強自己對他說聲加油?
在屏幕面前的你們,是不是覺得這小弟弟未來一定會因為現實放棄高爾夫?
如果我告訴你們,他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甚至因此曾經上過美國非常知名的Ellen Show(美國第一脫口秀艾倫秀),之后甚至成立了一個非營利性組織,來幫助和他一樣,出生就肢體殘缺的小孩,你們有什么感覺?
認為他可以做到這樣,是因為爸媽有錢,所以小時候才可以帶他打高爾夫,還是覺得就是因為他少一只手,所以才可以獲得大家的注目?
如果是這樣的話,請你們相像在少了一只手的情況下接觸籃球,單手就這么拍呀拍,眼睛看著別人雙手健全地在場上運球做動作,那時,你們還會想要繼續打籃球嗎?
然而莫瑞西卻是充滿朝氣的樣子,即使面對身體的殘缺,卻不因此自怨自艾,反而整個人散發出陽光的氣息。
其實,夢想不就是這么一回事嗎,重點不在于夢想本身的遙遠與困難,而在于面對它的態度。
即使莫瑞西一輩子都沒辦法成為職業選手,那又如何,他造成的影響力,絕對不亞于明星級的PGA(美國職業高爾夫球系列賽)選手,不是嗎?
我們都很渺小,可是再渺小,也一定可以為這世界帶來改變,問題是,我們是不是跟莫瑞西一樣,誠實地面對自己。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