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麗在領獎現場?
???????? 90后林少麗,是陸豐河東鎮浮洲村人,她是一位患有先天性白內障的盲人。2009年10月林少麗被招入廣東省盲人柔道隊。進隊之后,她吃苦耐勞、發奮練功,克服了常人難以體驗到的種種困難,多次累倒在訓練場上。終于,天道酬勤,林少麗于2010年4月首次參加全國錦標賽盲人柔道48公斤級時,一舉獲得了第二名的佳績。之后,她一發不可收拾,幾乎每年都獲獎,有省級的、國家級的,也有世界級的。她,2012年獲廣東省殘疾人錦標賽11級女子400米第二名,2013年獲全國錦標賽盲人柔道48公斤級第一名,2015獲世界盲人運動會柔道48公斤第三名、世界盲人運動會柔道團體第二名、全國第九屆殘運會盲人柔道48公斤級第一名、省第七屆殘運會女子T11級400米決賽第二名,2016年獲世界盲人柔道邀請賽52公斤級第三名等好成績。2012年,林少麗正式成為國家隊的一員。
因為天生眼疾,父母比較偏愛林少麗,在家嬌生慣養,三步不出大門的她,對于外面的世界既感到陌生又有點恐懼,但隨著年齡的增加,她也會想到父母會老,自己以后怎么辦的問題。幸虧林少麗天資聰明,沒有上過學的她靠自學認識了好多字,同時,她天天聽收音機和“聽電視”,通過電波和電視傳遞的聲音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并通過收聽廣播電視記住了汕尾市殘聯的電話。她多次打電話給市殘聯,了解如何辦理殘疾人證等問題,打多了,市殘聯的工作人員都熟悉林少麗的聲音,特別是那位黎新姐姐,每次接她的電話都會關心她的生活,聊聊天。2008年的一天,林少麗終于決定邁出家門,到汕尾市殘聯找黎新姐姐。這是她第一次出遠門,那年她20歲了。當時,林少麗在兩位堂姐姐的帶領下到汕尾,走路都要兩位姐妹扶著走,因為她全然不懂路況,左右也分不清,但畢竟已邁出了家門的“第一步”。從此,在市殘聯工作的黎新姐姐也認了這個“林妹妹”,不時給予關心和鼓勵。
為了鍛煉自己,適應外面的世界,林少麗開始到處走走。幸運的是,2009年9月,廣東省盲人柔道隊到汕尾招生,在市殘聯的推薦下,林少麗應招入選。10月底到廣州集訓,林少麗的運動員生涯就這樣開啟了。
從小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從沒出過遠門、從沒干過活、身體又比較單薄的她,一下子到了省城,不僅要獨立生活,每天超過8小時的訓練,更是讓她天天累趴在訓練場上,其中的苦與累,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林少麗說,集訓開始之后,她才知道什么叫度日如年,她覺得練什么都很痛苦。但她又很害怕教練不要她,因此她每天都很拼命,總是在教練跟前做動作。
但中途也有累到想要放棄的時候,這時她就會想起黎新姐姐的那句話,“只要不讓她回到陸豐就好。”教練也會問林少麗,“回去你能干嘛?你愿不愿意學按摩?”教練知道少麗是個要強的姑娘,忍受不了做按摩會被人歧視的目光,所以訓練起來更拼命。
一次次的爬起,她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我不能倒,倒了,就只能回老家呆著!林少麗太珍惜這一次難得的機會了。
因而,她的“拼命”在隊里是出了名的,經常受傷。終于,經過四個多月的艱苦訓練,她要首次參加比賽了,那是2010年4月的全國錦標賽盲人柔道。可誰也不知道這個姑娘卻是帶著一根肋骨折傷正在痊愈期來參賽的。起初教練是不同意的,但倔強的她非來不可,說讓她試試看。教練理解她的心情并被她頑強的精神所感動,為了鼓勵她,答應帶她參隊出征,畢竟這次參賽機會對于她來說太重要了。但具體能不能參賽,還要看她到時的身體狀況如何再做決定。
輪到她上場時,教練再一次詢問林少麗有沒有把握?她自信地點了點頭。然而,上場沒過幾招,林少麗就被對方壓倒在下面,動彈不得了,只聽觀眾在喊加油,她的教練更是急著大聲提示,嗓子都喊啞了。而比賽規則規定:被壓倒的一方如果20秒內無法翻身,便輸了。千鈞一發,就在18秒之時,林少麗不但一躍翻身打倒了對方,而且把對方壓倒超過20秒,全場為她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人們還不知道她是帶傷上場的。
這是靠什么樣的意志和毅力啊!教練都徹底服了她,這姑娘太倔強了!
其實,到了關健時刻,輸贏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林少麗說,如果連一個比賽的機會都沒有參加就被“淘汰”了,不是太窩囊了嗎?即使是參賽輸了,她也甘心。
林少麗眼盲、人不盲。正因為她有自己的個性、主見和頑強拼搏的精神,終于為自己贏得了人生!
從此,她正式成為廣東隊的一員,2012年,晉升國家隊,不斷獲獎。一路走來總是伴隨著汗水與鮮花!現在的林少麗身手矯健,一改過去膽小懦弱的模樣,一個人都可以出遠門,還說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在大家的心目中,林少麗成為一個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榜樣!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