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清晨7時許,中國大多數地方天已放亮,但新疆西北邊境的溫泉縣仍在沉睡,路燈和不多的星星是僅有的光亮,阿布都熱依木·努爾買買提開始帶著10多名年齡不等的殘疾人運動員晨練。冬日的刺骨寒風中,他和學生們的跑步聲叫醒了這座不足萬人的小縣城。
阿布都熱依木44歲,做中長跑教練20年,專門帶殘疾人運動員13年。在他的辦公室抽屜里,有一疊厚厚的成績單,記錄了隊員們在全國比賽中獲得的佳績,最好的有全國第一。
這些運動員,大多來自新疆農牧區,有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哈薩克族等,有智力障礙也有肢體殘疾。“他們邊訓練邊學習文化知識,跑出了草原大山,到北京上海參加比賽,退役后還能找到一份有穩定收入的工作。”阿布都熱依木說。
多年來,阿布都熱依木和運動員在一起的時間比跟家人的時間久。他說,時間長了,就會心疼他們。訓練中的一些動作、呼吸方式,普通孩子一兩個小時可以學會,這些孩子需要一兩年,甚至更長時間。生活中,洗衣服也會讓他們磨破手指,幸運的是,集體生活中,他們互相幫扶。
這些來自農牧區的孩子,知道只有刻苦訓練才能出成績。因此,即使在最寒冷的季節,他們也會主動要求早晨7點訓練。阿布都熱依木計算,這些孩子一年中訓練的時間有10個月。
梅花香自苦寒來。400米、800米、1500米中的T20、T47等級別的全國比賽中,阿布都熱依木帶領的運動員取得了多個第一。因此,溫泉縣于2010年成為新疆殘疾人中長跑訓練基地。
19歲的艾沙·吐爾遜曾在新疆400米T47級別比賽中獲得冠軍。他從小因家庭原因無人照顧,9歲時被阿布都熱依木看中,從相鄰的精河縣選拔到溫泉縣訓練中長跑項目。當時,溫泉縣還沒有條件給殘疾人運動員提供宿舍,阿布都熱依木便把他和另兩名孩子帶回自家居住。
相處10年,阿布都熱依木把艾沙·吐爾遜作為后備教練培養。艾沙·吐爾遜決定,自己退役前,要在全國400米T47級別比賽取得前三。“這些孩子們大多都有目標和夢想。”阿布都熱依木很自豪。
競技體育也有殘酷的一面,阿布都熱依木介紹,只有經過3個月到半年左右的訓練,才會決定這名孩子是否適合中長跑,“看到不適合的孩子離開,心很難受,但體育就是這樣”。這樣,他在選材時只能更加小心。
當地一名老百姓說,有次在清晨看到這些在馬路上奔跑的孩子,讓他想起了美國電影里的阿甘,心中交雜著感動、溫暖和心疼。
(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2日電)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