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安康市旬陽縣甘溪鎮劉家院村的安金寶今年56歲,2014年7月30日,在建筑工地務工的他由于操作失誤,一股水泥漿噴向他的面部,最終左眼造成永久性失明,右眼恢復了0.1的視力。2015年5月,妻子周高娥病情加重,離開了人世,使他原本困難的生活雪上加霜。
自從2014年他家被納入貧困戶以來,安金寶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奮斗著。2016年10月,他利用秋冬閑暇之際,滿山尋找野生拐棗苗。他說,自己在山上挖的拐棗苗,苗木壯,隨挖隨栽,同時可以帶土栽植,成活率高。去年栽植的1.5畝拐棗苗已全部成活。
今年2月,甘溪鎮組織鎮村干部通過外出考察學習,引進金絲黃菊栽培技術,成立了旬陽縣縈繞生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安金寶也積極加入了合作社,栽植6畝金絲黃菊。按照合作社鮮菊花回收價0.2元/朵,每株可產30朵菊花,預計收入3萬元。
今年,新發展金絲黃菊6畝,鎮政府給予一次性產業獎補3600元。已嘗到產業發展“甜頭”的安金寶,計劃來年再栽植油用牡丹5畝,栽植金絲黃菊4畝,發展黃桃50畝,養豬20頭。當問起他一個人發展這么多產業怎么忙的過來時,他說:“我準備通過流轉貧困戶的土地,請他們幫忙,這樣既解決了我的勞力不足的問題,也能幫助大家脫貧增收。”
不等不靠、自立自強,安金寶用自己的雙手叩開了脫貧致富的大門。
?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