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亞洲青年殘疾人運動會于當地時間12月13日在阿聯酋迪拜落幕。中國派出由53人組成的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田徑、游泳、羽毛球、盲人門球四個大項,來自安慶特殊教育學校的孔喜寒是其中一名盲人門球運動員。
12月17日記者見到孔喜寒時,她身著別有五星紅旗的紅色羽絨服,這是國家隊隊服。“第一次出國門,很激動,很新奇。”孔喜寒笑著說。這個18歲的姑娘,由于先天性白內障,雙眼能見度不足1米。7歲開始便進入安慶市特殊教育學校,接受盲人教育。“那時開始就在這里生活,到現在一共有11年了,除了學習文化課,課余最大的愛好就是練習門球。”自從10歲偶爾接觸門球,孔喜寒便喜歡上這項運動。
“打門球體力消耗大,為了練體能,她堅持每天早晨跑5公里。”孔喜寒在特殊教育學校的教練郭家歡說,每天早晨五點多,其他學生還在熟睡,孔喜寒便早早起床開始跑步,春夏秋冬從不缺席。不僅如此,她還堅持每天2小時的門球練習。一顆門球約2斤重,訓練時需要拿身體去擋住門球,因此孔喜寒經常受傷。她的雙手已經布滿厚厚的老繭,身上也經常青一塊紫一塊,中暑、暈倒、腰部受傷,她都經歷過。而談起這些時,這個18歲的姑娘淡然一笑。憑著對門球運動的熱愛和骨子里的倔勁,通過異常刻苦的訓練,她很快把這個興趣愛好培養成專業能力。2014年,孔喜寒第一次到外省參加國家級盲人門球比賽,雖然沒有取得好成績,但她卻顯露出過人的優勢。“當時很多教練都看出來,她是一個好苗子,在賽場上,聽力、反應、判斷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都很強。”郭家歡說。從那以后,孔喜寒更堅定地想成為一名出色的門球運動員。
生活上,孔喜寒勤儉樸素、獨立自強。11年的住校生活,始終是自己一個人解決飲食起居的大小事。“我能自己坐高鐵回家了,這些生存的本領都是學校教會的。我很幸運,在學校里遇到很多幫助我的老師同學。”孔喜寒感激地說,學校還免去了她所有的學費,現在練習門球,每個月還能拿到補貼,完全足夠自己的生活費。
12月8日至14日,孔喜寒和全國52名運動員一起奔赴阿聯酋迪拜參加亞洲青年殘疾人運動會,她不僅是安慶市唯一一位門球選手,也是全省唯一一位。8天的賽程,孔喜寒和團隊一共打了7場比賽,每一場比賽都取得優異成績。“印象最深的是和泰國隊比賽,比分是10:0,其中我拿了4分。決賽時的對手是伊朗國家隊,我們以13:3的比分奪得冠軍。”孔喜寒說,她希望自己繼續堅持下去,爭取參加殘疾人奧運會。
?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