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個普通的排練日,南山區(qū)陽光文體中心排練廳里,出現(xiàn)了一群演員,他們是具有音樂潛能的大齡孤獨癥患者,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通過音樂,“星星的孩子”走在一起。借助樂團,“星星的孩子”演奏出不一樣的美好。樂團發(fā)起人孫莉莉,在2013年創(chuàng)辦國內第一個由孤獨癥患者組成的樂團,取名“愛特樂團”,意思就是愛這些特別的孩子。
圖為“深圳市愛特樂團”發(fā)起人孫莉莉
早上9時,老師忙著架起電子琴,樂團團員來了5位,有的沉默不語,有的自言自語。你主動和他們聊天,他們回應的都是一些不著邊際的話語。但這些孤獨癥患者卻酷愛音樂,他們鋼琴的平均水平達到業(yè)余8級。貝貝是樂團里年齡最大的,33歲。豆豆年齡最小,13歲。團員們經常一起練琴一起玩耍。
每個孤獨癥患者背后都站著一位堅強的母親。貝貝媽媽就是樂團發(fā)起人孫莉莉。貝貝5歲時被確診為先天性孤獨癥。孫莉莉放棄工作,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陪伴孩子。如今33歲的貝貝能獨立照顧自己,還考取了業(yè)余鋼琴十級。孫莉莉用音樂改變了孤獨癥兒子命運,而她也想到了和她一樣的孤獨癥患者家庭。2013年10月,孫莉莉發(fā)起了國內首個孤獨癥音樂團體“深圳市愛特樂團”,走上幫扶更多孤獨癥家庭的愛心之路。
樂團由9名孤獨癥孩子組成,貝貝擔任主鍵盤手,孫莉莉和丈夫義務承擔樂團各項事務,幫助孩子們通過音樂訓練,改善孤獨癥狀況。除此,孫莉莉還開辦了公益音樂培訓班,開設了非洲鼓、聲樂、鍵盤手等課程,免費服務更多喜歡音樂的孤獨癥孩子。樂團如今已招收了20多名學員。
“星星的世界,可能沒有屬于地球的語言。你不是孤獨的休止符,你是來自星星的神奇樂章。”樂團的步伐越走越遠,他們去過北京、上海、澳門,演出超過70場表演。
關愛星星的孩子永遠在路上。因為這份愛心,2016年孫莉莉家庭榮獲“全國最美家庭”、“廣東省百戶最美家庭”稱號;孫莉莉榮獲“廣東好人”稱號。孫莉莉說,樂團的孩子們早已是她生活重要一部分,2018年,樂團將繼續(xù)公益招生,并將嘗試其他領域,比如美術、舞蹈、手工創(chuàng)作等,努力探索一條孤獨癥患者融入社會的道路。
記者點評
目前社會上針對孤獨癥兒童的康復機構比較多,但都是針對小齡患者。對于14歲以上的孤獨癥患者,很少有機構關注。這些大齡孤獨癥患者,被迫選擇封閉在家,難以進入社會。愛特樂團關注了這群大齡孤獨癥患者,用音樂,為“星星的孩子”點亮一盞藍燈,幫他們找到交流的渠道,學會一技之長,最終走向社會。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lián)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