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昨日(16日)中午下課后,秦鑫背著楊思凌和同學一起去食堂吃飯。
在寧鄉五中的校園里,不論晴天雨天,總能見到一個瘦高的少年背著一個身體殘疾的男生,有說有笑地往返于教室和宿舍(食堂)之間,成為校園里一道特別暖心的風景。這個瘦高少年名叫秦鑫,今年17歲,是寧鄉五中的高三學生。他背著的男生名叫楊思凌,兩人是同班同學。“背兩三天容易,背兩年多真是不簡單。”昨日,記者來到寧鄉五中采訪,校長姜義軍感慨地說。
天生殘疾,他從小由爺爺背著上學
2015年秋季開學后,寧鄉五中來了一位特殊的學生,他就是楊思凌,寧鄉橫市鎮鐵沖人。
“當年他來校報到,是他60多歲的爺爺背著來的。”姜義軍回憶說,當時這一幕讓老師們很吃驚。經過了解,得知楊思凌由于從小身患先天性疾病,下肢發育不全,無法站立行走,但學習成績一直很好。“當時他爺爺帶來了被褥蚊帳,說是想在學校附近租房陪孫子讀書。”學校還了解到,楊思凌的母親因病喪失了勞動能力,家里6口人靠楊父外出打工維持生計,楊思凌靠爺爺背著讀完了小學和初中。
“因為生活不能自理,考上高中后,父母多次勸我退學,但我想自己本來就是殘疾人,如果不讀書將來更加看不到希望,更何況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楊思凌告訴記者,在自己的堅持下,爺爺答應繼續背他上學。學校考慮到楊思凌的困難,專門為祖孫倆安排了一間宿舍,并決定免去楊思凌高中三年的學費和祖孫倆的生活費。
伸出援手,好少年背同桌上課下課
“開學第一天,我看他爺爺早上把他背到教室,中午又把他背到食堂吃飯,下午上課和晚上下課也是如此。”和楊思凌同桌的秦鑫起初沒在意,一個星期下來,秦鑫才得知同桌原來是患先天性疾病不能站立行走,只能靠爺爺背著上學。
“我就和他爺爺講,以后思凌由我來背送。”昨日,秦鑫告訴記者,當時作出這個決定也沒多想什么,只是覺得兩人在一個班,又是同桌,背送他是理所當然的。就這樣,秦鑫一背就是兩年半,除了放假從未間斷,加起來已有約700天,并且還會繼續背下去。
楊思凌有秦鑫背送,爺爺終于有了難得的輕松。為了減輕其家庭負擔,學校給老人在學校食堂安排了一份保潔工作。“這樣老人既有了一份收入,又可照料孫子的生活起居。”姜義軍告訴記者說。
受到感染,全校同學之間互幫互助
“秦鑫身體單薄,每天背著我上樓下樓,來來回回,心里真的過意不去。”昨日,面對記者,楊思凌說起秦鑫時一臉感動。他告訴記者,兩年半的高中生活,秦鑫幾乎就成了自己的腿。
“秦鑫的事跡感動了全校學生,在他的影響下,同學之間互幫互助蔚然成風。”姜義軍告訴記者,過去兩年多來,主動參與背送楊思凌的學生越來越多,那種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互相關愛的故事更是不斷涌現。“2017級學生里有名患癔癥的同學,情緒稍有波動即暈厥倒地,該學生所在班自發成立一個幫扶團隊,同學們輪流對她進行日常照顧。后來其家長打算將她轉學到縣城一所中學就讀時,該學生執意要留在五中。”
“身邊的榜樣所散發出來的力量是無窮的。”姜義軍告訴記者,去年7月,學校將秦鑫的事跡向教育部申報,參評全國“誠信友善好少年”,最終成功獲得這一榮譽稱號。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