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人類要攀登珠峰,“因為山就在那兒”,這是1924年在珠峰8100米處遇難的英國登山家馬洛里留給后人的名言。
圖為夏伯渝
他叫夏伯渝,今年已經69歲了。1975年因將自己的睡袋讓給一名隊友而凍傷雙腳而截肢,這么多年來,歷經截肢、癌癥、多次大手術等磨難,始終堅持高強度訓練。
四度攀登珠峰四度失敗,最近的一次距離8844的峰頂僅有94米,卻因為風暴而被迫放棄。
直到今天,他仍在每天堅持苦行僧般的高強度訓練,期待有一天登頂珠峰,實現此生唯一的夢想。
他說,“我知道,只有你克服困難你才能有新的作為,所以我一直都沒有放棄過。不管在任何情況下,如果不去克服它,人就永遠沒有進步。”
有人把夏伯渝和珠峰的故事稱作“老人與山”。他恨珠峰,它殘酷地奪去了他的雙腳。但是他又忍不住喜歡它,希望征服它。夏伯渝這樣形容他和珠峰的關系。人為什么要挑戰,為什么要探尋極限?挑戰不是征服,是認識自我和融入世界。
夏伯渝認為殘疾人一樣可以登山,一樣可以征服一個又一個生命的高度。
遺憾,只差94米登頂卻被迫放棄
“我想不顧一切地沖上頂峰,可5個向導他們才20多歲”。
一年多前的那次攀登,是當時67歲失去雙腳的夏伯渝第四次向珠峰山頂發起挑戰。然而那次攀登卻再以失敗告終。最后,夏伯渝止步于距離珠峰頂峰還有94米的位置。
“到了8750米高度時,我還挺興奮的,感覺再有一個多小時我平生的愿望就能實現了。”但是天不遂人愿,這時突然來了一陣暴風雪。
“一米以外你什么都看不清楚。當時風很大,山坡上的雪吹起來打在臉上都疼。當時我想,這是我最后一次登珠峰了,在我還有一個多小時就能登頂的情況下,我會不顧一切地沖上頂峰。”
夏伯渝這一生都與珠峰結下不解之緣,自從26歲時首次登珠峰時,將睡袋借給隊友而凍傷雙腳而截肢,此后這么40多年來,他一直在為登頂而努力。
“不管能不能下來我都想去嘗試。我當時也知道,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強行登頂的話不管是危險性還是時間還是凍傷的幾率都會成倍增加。當時我確實也顧不得這些。”
等待了40多年,夏伯渝面前是狂風卷起的冰雪和近在咫尺的珠峰。所以當時,他的確想不顧一切了。
夏伯渝一年四季都用冷水洗澡,所以有個“火神爺”的外號。
但是,那天和夏伯渝一起登珠峰的還有5個20歲出頭的夏爾巴向導,“五個向導在跟著我一塊。可是這些年輕人他們都才20多歲。他們的職業就是護送我們這些登山者到頂峰。在這種情況下,我想就我一個人冒險也無所謂了,但是要連累著他們,我就很不忍心。”
“他們一個家庭的收入就靠他們這一季的登山所得,我不能因為我的理想而不顧他人的生命。”
夏伯渝做出了他這一生中最難做出的抉擇,就是下撤,在已經完成了接近99%,就差那么94米的時候。決定下撤時,夏伯渝的精神支柱好像突然就沒了,像皮球泄了氣,體力也已經透支。
那天,他走了將近24小時才回到營地,他看著營地的燈在閃,但一直走不到,覺得越來越遠,好像走錯了方向似的。
“真是像走不出來的感覺。很多人都認為我已經登頂了,但是我還是有些遺憾吧。但反倒是存在的遺憾又再次激勵我要去完美地完成它。現在如再有機會的話,我會再去嘗試。”
這幾年,夏伯渝又嘗試了很多新的運動項目。他穿越了騰格里沙漠,徒步穿越戈壁,攀登自然巖壁。
遭遇雙腳截肢又患淋巴癌
“如果不去克服它,人就永遠沒有進步”。
夏伯渝1974年入選國家登山隊。1975年5月,夏伯渝和隊友們肩負使命沖刺珠峰卻遭遇暴風,一位隊友下撤時丟了睡袋,夏伯渝把自己的睡袋讓給了他。
零下30度挨過一夜,他的雙腳被凍壞死。隨即他被送回北京醫治,然而最終還是失去了雙腳。
成為登山運動員之前,夏伯渝曾經還是一名足球運動員。他回憶說,截肢后整個人如同跌入谷底,對生活失去了信心。
直到一位國外的假肢專家告訴他,安裝假肢后可以像健全人一樣生活,雖然不能再踢足球,但是還可以登山。于是,他的生命之火又被重新點燃。
一年后,夏伯渝戴上了假肢。從此,他開始了高強度的體育鍛煉,堅持隔天登一次香山。1996年,夏伯渝又被檢查出患有淋巴癌,躺進醫院做了多次手術和放療。
可是正是患癌,讓他徹底想開了,“再登珠峰是我自1975年凍掉雙腳后的奮斗目標,后來不管是我遇到困難還是得了癌癥,我都沒有放棄過。我知道,只有你克服困難你才能有新的作為,所以我一直都沒有放棄過。不管在任何情況下,如果不去克服它,人就永遠沒有進步。”
帶著假肢登山,須付出比常人更大的毅力和體力,尤其是攀登珠峰。夏伯渝向記者表示,“假肢首先是沒有知覺,踩到哪兒是什么情況,你完全不知道。只有力量傳遞到腰上才能感覺到。我只能用上肢來保持平衡。”
“假肢的踝關節是死的,它動不了。所以上山和下山的角度它就調不了。上山就是腳尖在那兒上,下山就只有腳跟在那兒下。這樣接觸面就很小,很容易打滑。所以,我上山的時候身體都往前傾的,用兩根登山杖保持平衡。這樣一來,我怎么都要比一般人多付出三分之一的體能。”
將滿70歲的夏伯渝向記者介紹,自己每周一三五去登香山,二四六則會選擇徒步鍛煉,“我每天早上5點起床開始力量的訓練,負重10公斤的沙袋練下蹲,10次,一次150個。引體向上,10個10組。俯臥撐,一次60個6組。仰臥起坐,一次40個6組。還有其他一些項目。每天早上還有1個半小時在力量訓練。”
對于夏伯渝的執著,家里人對他充滿了擔心。都知道他年紀上去了,登山更是加深了困難。
“登珠峰又不像登別的山峰一樣,隨時都可能遇見不可預測的危險。每次出發前,家人都很擔心。但是他們也知道這是我一生的愛好,他們也不想讓我在這一生中留有遺憾。雖然他們沒有公開反對,但我知道他們并不愿意我去登珠峰。”
在國內國際的殘疾人運動會上,夏伯渝曾多次爭得榮譽。
四次失敗仍不放棄
刻苦的努力下,2011年,年逾60歲的夏伯渝參加了在意大利舉行的首屆世界殘疾人攀巖錦標賽,懷著重在參與的心態拿到兩塊金牌。
2014年,他再次向著珠峰出發,在他首次登頂失敗被截肢的39年之后。但是到達珠峰大本營后,發生了尼泊爾登山史上最嚴重的山難,最后尼泊爾政府取消了當年所有的登峰計劃。
一年之后,他再次出發,同樣是到達了珠峰大本營,卻遇到了8.1級地震,之后發生了雪崩,雪崩產生的沖擊波把帳篷全部吹跑了,珠峰夢想再次破滅。
2018年1月1日,尼泊爾又發出禁令,禁止了單人攀登包括珠穆朗瑪峰在內的高峰,所有在尼泊爾的外國登山者必須配備向導,同時盲人和雙腿截肢的殘疾人有可能被完全禁止登山。這無疑是讓夏伯渝登頂珠峰的夢想再添阻礙。
目前,他正在為辦理登山證而焦急地等待著。“這個手續是2017年12月份遞過去的,現在很難說,至今沒有消息。什么時候拿到登山證就會盡快再去。”
對于攀登珠峰,除了夏伯渝自身年齡和身體的問題,他還遇到了不少來自其他方面的考驗。
“過去的裝備、天氣預報等等方面,跟現在都沒法比。從我第一次登珠峰的20多歲,到目前的最后一次67歲,這跨度已經很大了。那時我還是健全人,現在是靠假肢登山。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生理機能都在下降,這對我來說也是非常大的考驗。”
還有個考驗就是經費問題,2011年退休的夏伯渝每次攀登珠峰的費用都在四五十萬元上下,夏伯渝坦言,“光靠退休金肯定是遠遠不夠的,反正是能找到的我就盡量去找贊助。”
夏伯渝馬上就將滿70歲了,他對自己表示,這幾年癌癥沒有復發,所以他還想努力一把。很多人都希望他能給自己定下時間表,如果再不行就放棄。
但是他告訴記者,“只要我能攀登,我都要一直攀登,活一天就要努力一天。不管珠峰攀不攀得上去,我也要一直攀下去。攀珠峰是我一生的愛好和夢想。”
目前,夏伯渝身體各方面指標都趨于穩定,他正期待著對珠峰發起第五次挑戰。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