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比賽中的王利峰
8歲學會跑步,現在每年卻要參加5次馬拉松。王利峰的人生,是一個特別勵志的故事。
為了學會跑步,他花費了健全人百倍的努力。出生2天后得了新生兒黃疸,同時伴有39.5℃的高燒。大病痊愈后,被診斷為小兒腦性癱瘓。腦癱為王利峰的生活戴上了枷鎖,1周歲的王利峰還不能抬正頭,4歲學會走路,8歲才能正常走路不摔跤。
圖為抵達比賽終點的王利峰
但他并沒有向生活低頭。“摔倒了就站起來唄。”3月25日,今年26歲的王利峰接受采訪時笑著說。學會走路后,他開始學跑步,但跑起來不如別的孩子走路快。因為患有腦癱,他的四肢很不協調,跑步時胳膊和大腿膝蓋會不由自主向里拐。就這樣,每天上學,他在前面跑,他的母親在后面跟著跑。從家到學校每天來回4公里,他們不知經受了多少路人異樣的目光,母親暗地里不知流了多少眼淚。
他的堅持和付出得到了回報。5歲辦殘疾證時,他被評定為二級殘疾;18歲殘疾證換代時,他被評定為三級殘疾。“不止是上下學和中午休息時的跑步,我們還帶他去爬山。”王利峰的父親王生龍說,為了讓王利峰健康成長,他們想方設法帶他去運動。人少的地方王利峰不愿意動,只有人多時他才活蹦亂跳。于是,家住江北街道的他們每天走8公里帶著王利峰去爬東峴峰,只要天氣好,從不間斷。
2002年,生活為王利峰打開了一扇窗。10歲的他代表東陽參加金華市第二屆殘運會,獲得跳遠項目腦癱組冠軍、短跑項目亞軍的好成績。2006年,王利峰又參加了金華市第三屆殘運會,同樣斬獲金牌。“獲得了好成績,他對運動對跑步更加熱愛。”王生龍說。
2015年,生活又為他打開了一扇門。王利峰加入東陽市長跑協會,接觸到了馬拉松,從此開始他的馬拉松之旅。王利峰加入的是東陽市長跑協會逗逼小分隊,有20多名成員。2015年開始,王利峰跟著小分隊成員一起參加了金華、磐安、武義、杭州、蘭溪、麗水等多地的15場馬拉松。“出發前,他們會來帶我,回來時,又送我到家。隊長卡特就像我的哥哥一樣。”王利峰說,平均每年他跟著其他隊員一起參加5次比賽,每年“橫馬”他都會參加“半馬”項目,今年的橫馬他又報了名。在2017年永康馬拉松賽上,他還跑進了2小時,取得1小時58分的好成績。
“他總說我們照顧他,其實他也一樣激勵著我們。”東陽市長跑協會逗逼小分隊長卡特(化名)說,每當跑步或者生活工作中遇到困難時,他就會想起王利峰,想起他的執著和堅持。王利峰的精神幫助他迎接困難,克服挑戰。
“要知道很多得了腦癱的殘疾人甚至一生都不能學會坐,更不用說跑了。”東陽市殘聯工作人員韋青說,王利峰從一名腦癱兒成為一名運動健兒,現在在東陽一家企業中工作,可以自食其力,著實令人欽佩。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