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自仁是江西省南昌市灣里區梅嶺鎮立新小學的一名教師,堅守偏僻山區學校41個春秋。他說,“哪怕只剩一名留守兒童,我也會堅守講臺”。
每日清晨,在立新小學門口,都會出現高自仁老師拄拐拎菜的身影。學校只有5名學生,其中4名是留守兒童,中午需要在學校用餐,買菜與準備午餐的工作就落在了高自仁身上。亦師亦父的高自仁,深得學生敬重,他上課揮動教鞭的手,課后還要為學生揮動鍋鏟。這雙手,捧起了孩子們生活與學習的希望,也是這雙手,拄著拐杖讓自己站立課堂,完成每一步行走。
因小兒麻痹,高自仁左腿行動不便,走路需拄著拐杖。1977年,剛剛高中畢業的高自仁選擇回到山區老家,接過教鞭,在大山深處做了一名普通的語文教師。山路崎嶇,對于腿腳不便的高自仁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難題。以前,高自仁拄著拐杖,每天都要走近1小時的山路,趕到學校為孩子們上課,碰上下雨等惡劣天氣,山路濕滑容易摔跤,他已記不清在這條路上摔過多少次。后來山路硬化之后,為了方便上下班,他買了一輛殘疾人代步車,一個人、一輛車,每天穿梭于山林中。
“學校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父愛和母愛,平時情緒會有些低落,性格更內斂一些。”高自仁對記者說。
有一次,一名學生在上課時突然拉肚子,不知所措。高自仁顧不得污穢,立刻把孩子帶到衛生間里幫助清洗。事后,還不斷安撫學生,提醒其他同學多加關愛。一名叫張婷的學生今年9歲,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輕微智力殘疾,她的家中有姐弟三人,父親常年在外打工,靠刷墻掙錢,母親時常在附近鎮上打點小零工。如今孩子的爺爺奶奶都已年近七旬,但為了維持生計,也不得不到鎮上做小時工來貼補家用。說起這個學生,高自仁一臉心疼,生活中能幫就幫。“這些孩子年紀都還小,在生活上需要照顧,他們的父母不在身邊,身為老師除了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還要兼顧學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p>
高自仁的妻子比他小6歲,是一位聽障人,在生活上多有不便,同樣需要高自仁的照顧。在平凡的日子里,高自仁付出的要比常人多許多。幸運的是他們的一雙子女都身體健康,也在深圳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業。子女不在身邊,因此只有逢年過節,高自仁才能享受天倫之樂。
如今高自仁已年近六旬,明年7月即將退休,兒女們希望父親退休后能帶著母親到深圳和他們一起生活。但是,高自仁有自己的打算,終究放心不下學生們。
他告訴記者,立新小學目前只開設了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兩個班級,學生們升到三年級后就需要轉到山下的梅嶺學校就讀了,每天往返都需要乘車,“有時沒合租到車子只能靠步行,要走1個多小時的山路。”另外,立新小學只有兩名老師,另外一位高自鋁老師由山下梅嶺學校輪崗進入立新小學支教。明年7月兩年輪崗期滿,高自鋁老師就要回到原單位了。目前,還沒有接到上級通知有沒有人來接替他。
“我們都走了,以后山里的孩子們誰來教?”高自仁老師舍不得這些孩子們,為了能讓他們有書讀,他決定不管明年有沒有新老師任職,自己退休不下崗,一直守護這些留守兒童。
?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