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鄭海洋
“假先生”是誰?這是“夾縫男孩”鄭海洋第三次創業的產品。去年7月,鄭海洋和4個合作人,用50萬元創業資金開發了“假先生”APP,現在已有了近5萬注冊用戶。
地震時,鄭海洋被壓在夾縫中超過22小時,被人稱作“夾縫男孩”。救上來后,身高183厘米喜歡打籃球的鄭海洋高位截肢,在輪椅上讀完大學。鄭海洋曾經一度消沉到想自殺,但在隨后的日子里,他用一次又一次的創業來向命運抗爭,宣布自己的新生。
一度消沉到想結束生命
鄭海洋班上69個同學,55人在地震中喪生。鄭海洋身處廢墟夾縫中超過22個小時,在被救出的那一刻,他透過縫隙擺出“勝利”的手勢,留給外界一個甜甜的微笑。鄭海洋這個舉動,感動了無數人,因此有人親切地稱他為“夾縫男孩”。
不過,命運等著鄭海洋的是更大的磨難。因傷勢過重,他做了高位截肢手術。地震前這個身高1米83的籃球健將,永遠失去了雙腿。
鄭海洋截肢后,有一個月沒來學校上課,之后的一次考試,就拿著筆,呆呆地坐著,一個字也沒有寫,最后得了零分。
“我根本不想回學校,不想讀書,不想考大學。那時候在北川中學,像我這樣受傷的很多,也有許多無障礙設施。但是,如果我去上大學,只有我一個人,我怕孤獨,怕異樣的眼光,而且很多大學無障礙設施不多,肯定不方便。有段時間情緒很低落,甚至想過自殺,成績很差,也不愛說話”。
幸運的是,在眾多親友和志愿者的幫助下,鄭海洋還是走出了陰影。
首次創業以失敗告終
2011年,鄭海洋考入天津海運學院,專攻電子商務。2013年,上大三時,他與小伙伴們湊了10萬元進行第一次創業。
“做了一個圖片導購網站,叫‘草莓秀’。”鄭海洋與合伙人在成都的一個園區有免費辦公室,還招了3個員工,開始了熱火朝天的創業。“可是我們什么也不懂,包括注冊、申請執照,都要找中介,花了不少冤枉錢。也跟人家簽了投資協議,可是后來人不見了。”鄭海洋說。首次創業最終以失敗告終。最后把設備也賣了,3個合伙人有了分歧,只保留了“草莓秀”這個名字。
2015年初開始,鄭海洋再次創業。這次他瞄準的是跟他一樣心懷夢想的“90后”創業者。“現在很多大學生在創業,根據我們創業失敗的經驗,創立這樣一個平臺,就是想讓我們這批人少走些彎路。我們的失敗其實是一種經驗,我們愿意把這些經驗分享出去。”
鄭海洋的APP沿用了第一次創業的名字“草莓秀”。鄭海洋計劃用這個平臺打造一個“90后”的創投生態圈。
做APP服務殘疾人
2017年,“草莓秀”正風生水起時,他決定退出,開始了自己的第三次創業項目:“假先生”APP.鄭海洋認為這是一個更能貼近他夢想的創業項目:建立一個專門為殘疾人服務的康復平臺,幫助更多像他自己這樣的殘疾人。鄭海洋向記者介紹:去年7月份公司成立,12月份安卓版的APP才正式上線,目前有5萬左右的用戶,合作的醫院、機構、商家差不多有20多家,每個月的收入有5萬多元。
對于自己剛出校門,就一次又一次地創業,鄭海洋認為得益于自己地震這段經歷,讓自己更加堅強,更加有毅力。“以前遇到很小的挫折會不知道該怎么辦,現在至少讓我變得更加成熟,思考的東西會更多,有助于我在創業方面做決定,包括遇到各種困難,也不會輕易放棄。”
在采訪的最后,鄭海洋說:“那一段經歷讓我變得更加強大,也讓我更加懂得了把握時間,努力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不要留有遺憾。”
對話
迷茫痛苦終會過去努力拼搏不留遺憾羊城晚報:如果可以對十年前的自己說一句話或者一段話,你會對他說什么?
鄭海洋:我會對他說,我很能理解你,因為確實很不幸,經歷了那場災難,我也知道你經歷過迷茫痛苦悲傷無助,甚至有一段時間很頹廢,所以現在看來我很能理解你那段時間種種的不好,但是也希望你不要放棄任何對生活的希望,因為在未來會有很多你想要的、美好的事情發生。
羊城晚報:地震之后大家都叫你“夾縫男孩”,你怎么看待這個稱呼?
鄭海洋:這一堆標簽也是媒體給的。其實對我來說不管是“夾縫男孩”也好,其他的標簽也好,我不在乎別人怎么看待我,只是想過好現在的生活。
羊城晚報:現在年輕人創業非常普遍,站在你的角度上,你會對他們有什么建議?
鄭海洋:我希望大家不要輕易地放棄,有夢想就勇敢去追去拼吧。趁現在還年輕,多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留有遺憾就好。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