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軍德,男,現年39歲,韶關市仁化縣董塘鎮江頭村人,在他兩個月大的時候,因用藥不當而造成終身聽障,他雖然身有殘疾,卻自強自立,靠著過人的毅力,學會了理發技能來維持生計,他還是一名農民工書畫家,經常力所能及地幫助村民,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義賣書畫作品等幫助有需要的人,曾是仁化聾協的主席。在他的無聲世界里,默默地用愛和藝術書寫著別樣的人生。他榮獲2018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稱號!
自學成才的美發師1997年,常軍德因家境困難無力支付學費而輟學在家,有一次他到一個聾友家玩,看到這位朋友頭發因太久沒理已經長得不成樣子了,便主動提議為他理發。于是他們到附近的理發店借來電推工具,為他朋友理了個時尚的發型,這位朋友直呼好看,十分滿意。于是常軍德把這位朋友帶回了家,并告訴父母這是他們自己理的,父母很吃驚,他們沒有想到自己的孩子有這樣的手藝。常軍德順勢提出要開一間理發店,父母也覺得他能自力更生找點事做也不錯,于是想盡一切辦法籌集資金幫他在村里開了一間理發店。
常軍德并不滿足做一個普通的理發師,他還想做更高層次的美發師。但一個與人交流都存在困難的聽障人,要實現這個愿望有點難度,于是他經常在父母那偷點零錢買美發書,先在書上學習點理發技術,常軍德很愛看美發書,只要有一點錢就拿去買書,邊學邊練,慢慢的他的美發技術有了進步。有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肯洲色彩技術總監王敏老師,王敏老師被常軍德的認真打動了,邀請他到廣州學習美發技術,經過兩年的學習,常軍德的理發技術進步飛躍,大家都會去他那里理發、做頭發,他的生意越來越火了,還有一些韶關的朋友聽說他的技術很好,特意跑來他店里找他做頭發。他的理發店取名為“德馨美發”,意思是“德藝雙馨”,正是他的真實想法,他希望做一個德行和藝術都具有良好聲譽的人。
愛心人士助其圓畫家夢如果說美發是一種生存技能,畫畫則是常軍德更高追求。常軍德的圓夢之路曲折而充滿坎坷,但他總是不屈不撓朝著目標前進。除了學美發,他的業余時間都花在畫畫上了,在他11歲那年,姑姑帶他到一家畫廊拜師學畫,因為聽障,畫家以“難于溝通交流”拒絕了他,臨走時畫家送了一本美術書給他,那本書他保存了二十多年,他說書上有他童年的夢想,也有他學畫的辛酸。
殘酷的現實并沒有擊碎他的夢想,他任然在為他的夢想努力。盡管沒有人指點,他的繪畫基本功還是很扎實。一次偶然的機會,一位同樣愛好畫畫的愛心人士通過網絡認識了常軍德,這位愛心人士被他的執著所感動,四年前,她親自來看望并買來學畫用的紙、筆、顏料等工具送給常軍德,還教了他基本的繪畫技巧,并且介紹了一位在張九齡書畫院的畫家朋友指導他,為在黑暗中苦苦摸索的常軍德指出了一條通向藝術殿堂的道路。
為了讓常軍德在畫畫道路上走的更遠,這位愛心人士還發動周圍的朋友幫助他,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這位身殘志堅的常軍德。在眾多愛心人士的幫助下,2013年5月,韶關市國畫大師關雪山和常軍德見面并對他進行指導;同年10月,丹霞山藝術館館長陳景濤與常軍德會面并與他進行美術方面的交流。這兩年,常軍德經常向駱陽葉老師請教書畫指導。在大家的幫助下,常軍德的書畫進步很快,現在也算是一個小有名氣的民間書畫家了。
信守回報社會的承諾有付出就有回報,現在常軍德在美發和畫畫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他被許多人譽為美發師和民間畫家,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很多愛心人士的幫助,關愛他人、回報社會的種子在他幼小的心里生根發芽。他說“很多好心人幫助我,我一定會回報他們的”。
常軍德家中并不富裕,他的妻子也是聽障人士,一家人主要收入是他經營的美發店,但這并不阻礙他對公益活動的熱衷。他結交的朋友基本上都是一些愛心人士,他總是盡自己最大能力參加各種志愿服務活動,他在韶關市各種公益活動中十分活躍。他和妻子楊梅經常一起為敬老院的老人、村里的貧困戶免費理發;積極參加韶關立德會和丹霞義工會組織的公益活動,參加反拐兒童宣傳;四川地震發生時,常軍德積極捐款為災區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還為救助強直病女孩鄧庚秀捐出自己的9幅畫作;曾把一幅國畫以8000千元的價格拍賣,全部捐給貧困孩子讀書;有一個曾經幫助過他的朋友生病了,他特意畫了一幅牡丹圖送給他朋友,希望她能早日康復;在去年仁化縣舉辦的首屆荷花垂釣旅游文化節中,常軍德也把自己的8幅作品拿出來義賣,所得款項全部用于關愛董塘鎮地中海貧血兒童,為地貧兒童和家庭帶來絲絲溫暖。他說:學雷鋒做好事是一件造福社會的慈善行為,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公益事業中來。
“好人會有好報”。這是曾經接受過他人幫助,現在又幫助別人的常軍德的心聲。
常軍德的成長固然有自身努力的因素,但同時也與眾多愛心人士的幫助分不開,訪問中,他多次表示了對幫助、關愛過他的愛心人士的感激之情。尤其與一個從事服裝生意的愛心人士,結下了深厚的感情,視之為親人,當聽說這位愛心人士生病住院時,他幾度淚垂。
常軍德表示一定要向幫助他的愛心人士學習,向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目前,他正在兌現他的承諾,雖然沒有很強的經濟實力,但是他卻用自己所學的技能去幫助別人。一個本需要社會救助的人成為一個不但能自力更生,還能成為富有愛心樂于助人的愛心人士,這種角色的轉換,充分說明愛心對人們的巨大影響力和感染力。
在我們周圍不乏熱衷公益活動的愛心人士,他們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幫助他人,他們并不是腰纏萬貫的富翁,是有生活壓力的普通人;他們的個人力量或許渺小,捐贈的東西或許微不足道,但正是這些來自民眾的愛心奉獻,給許多深陷困境的人們以克服困難走出逆境的希望。種瓜的瓜,種豆的豆,今天你種下的善因,明日或結出美好的善果。
圖為常軍德到敬老院為老人們免費理發
圖為常軍德創作的國畫牡丹花
?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