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莞石龍鎮興龍社區,有一位畫家習慣于深夜作畫,大大的畫布立在客廳中間,讓原本窄小的家更顯局促,但他的創作熱情絲毫不受影響,就是在這樣的環境當中,這位殘疾人畫家創作了眾多優秀畫作。
自小喜愛繪畫的余勁忠特別擅長油畫創作。疫情期間出現的眾多感人事件深深地打動了他,因此,他最新的畫作都圍繞著抗疫這一主題,表現著中國速度,表達著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勇往直前、義無反顧、救死扶傷的高尚精神。
在余勁忠看來,油畫可以比喻成音樂當中的大型交響樂,武器中的重型武器,是十分具有挑戰性的繪畫類型。“畫好油畫真的不容易,但是畫得好的話,看起來賞心悅目,會讓人有一種成就感,這比其他畫要有更強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余勁忠偏愛唯美的題材,例如動物、山水、人物。動物當中尤其喜歡老虎。畫畫的過程中,外出寫生必不可少,但是這對于因小兒麻痹癥導致行動不便的他來說,是個不小的困難。
“路途遠,我自己輪椅代步,拿著手搖車就這樣去。有時候會有一些障礙,坑坑洼洼,辛苦一點。在學習的過程,有些東西你是不喜歡的,但也得硬著頭皮去做。”
畫畫已經成了余勁忠的人生狀態。他希望用畫筆與大眾一起分享美、傳遞美。除了專注于個人創作,余勁忠還利用寒暑假教社區的小朋友畫畫。
余勁忠表示,教小朋友畫畫本身來說是一種社會責任。自己有這樣的能力,其他的小朋友有這樣的學習意愿,能夠教他們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最重要的是,這種藝術的種子可以在他們內心生根發芽。”
余勁忠喜歡畫大畫幅的作品,但是家里空間有限,難以發揮,下一步,他希望能有一個合適的地方做工作室。“我希望將來可以有機會籌建自己的工作室,將自己的作品都放在那里,這也是一種更加好的展示形式。在石龍,找一個大小合適的地方把畫都掛上去,同時也在那里畫畫,在那里工作,希望這些都能夠慢慢的實現。”余勁忠說。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