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暖花開,蜂飛蝶舞。廣州市增城區小樓鎮二龍村村民賴永秋和所有養蜂人一樣,開始忙碌起來。分箱、喂養、打蜜、搖蜜……對于已經養蜂近10年的賴永秋來說,養蜂的每一項技術他都爛熟于心并盡量做到親力親為,然而,有些事情上他仍不得不在母親的幫助下才能完成,他的雙手在年輕時的一次工作意外中被迫截去。
小樓鎮二龍村村民賴永秋每天都要檢查蜂箱
生活給了賴永秋致命的打擊,賴永秋卻不甘于就此淪為命運的傀儡。2011年,在廣州市越秀區派駐小樓鎮扶貧工作組的幫助下,當時作為貧困戶的賴永秋獲得了10箱蜜蜂。正是這10箱蜜蜂的到來,給他原本灰暗的生活帶來了一束光亮。在學習養蜂的過程中,賴永秋慢慢走出自卑,走出人生“低谷”。他開始學會自強,學會堅忍,在“甜蜜事業”的摸索中重拾了生活的希望。
賴永秋開箱查看蜂巢情況
對于賴永秋而言,養蜂還算是比較能“吃得消”的一項勞作。但是,雙手的缺失仍然給他帶來許多困難。打蜜每天要靠人幫忙把一箱箱蜜蜂搬到樹林,自己往返家中和樹林靠走路十分不便……不愿事事求人的賴永秋憑借超常人的毅力反復練習,吃遍了苦頭,逐漸用手臂學會了許多動作。吃飯、洗澡、在鐵絲的輔助下拿起東西、自制蜂箱,甚至學會了開摩托車……雖然一遍遍的練習讓他的手臂不知磨破多少皮、流了多少血,但這一切的進步讓賴永秋愈發相信,“越努力才會越幸運”。
他每天沉浸在蜜蜂的世界里,觀察蜜蜂的生活習性、上山捕野蜂增加蜜蜂數量、學習分箱防止蜜蜂“出逃”、學習科學喂養蜜蜂、學習為生病蜜蜂治療……在一次次失敗與成功的對抗中,賴永秋的“甜蜜”事業不斷壯大。9年時間里,他從原先的10箱蜜蜂發展到現如今的近100箱,成了全村最大的養蜂戶。
賴永秋將蜂皮放進搖蜜機進行取蜜
賴永秋的“甜蜜”成果
作為養蜂人,賴永秋一年要打三次蜜——三月份打荔枝蜜,六月份打百花蜜,最難的是冬天,村子附近少有花,打冬蜜只能前往外地。在養蜂好友們的幫助下,近幾年的冬天,賴永秋跑遍了肇慶、惠州、從化等地,前去尋找上佳的鴨腳木打蜜。外出打蜜很是辛苦,冒著嚴寒,在樹林中一住就是一個多月,而且往往遇到天氣不好的年份便會無功而返,但賴永秋仍堅持每年都去。盡管在養蜂的道路上吃過不少苦,但憑著自強不息的勇氣,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幸福生活,這讓賴永秋覺得十分值得。
三月份打荔枝蜜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