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殘聯組織的“助殘脫貧小康路”采訪團來到揭陽市榕城區,探尋黃創輝背后的故事。
因小兒麻痹后遺癥導致一條腿殘疾,出身農村毅然放棄農業,拜師學習木工技藝,通過家具行業收獲第一桶金的同時,把目光放在了塑料制品上……面對提問“你認為成功的秘訣是什么?”又或是“你想對和你一樣身有殘疾卻無法走出陰霾的人說什么?”,他的回答始終簡樸如一:“做人要有志氣?!彼闶乾F任揭陽市肢殘協會會長、揭陽市榕城區汕茂發日用塑料制品廠負責人黃創輝。
大膽跳出農業舊思維拜師學藝收獲第一桶金
4歲那年,由于患上小兒麻痹癥,且家庭困苦,無力承擔治療費用,因此落下后遺癥。從此,黃創輝的一條腿成了殘疾。因為腿腳不便,普通的上學路讓黃創輝每日備受煎熬,而同學們無意的譏笑和議論,也讓他時常感到無奈和難過。于是,13歲的黃創輝走出了課室,和身邊熟悉的村民們一樣,開始學著干起了飼養雞、鴨、魚等農活?!暗且驗槲业耐炔环奖?,所以比力氣、干體力活,我是怎么都比不上健全人的?!秉S創輝回憶道。在體力上吃了虧,黃創輝便琢磨著,是時候學一門真正的技術了。
20多歲的黃創輝,在家人的支持下,跳出農村人對于賺錢的固有思維方式,開始跟隨師傅學習木工技藝,換一種途徑,打開不一樣的人生。
兩年多的日日夜夜,他堅持鉆研、學習、積極練習,付出了非比常人的努力,終于出師,開始獨立制作椅子、茶幾等家具,并憑借美觀的雕刻設計、舒適耐用的材料以及精湛的技術,在當地的木制家私行業名聲大振。80年代,黃創輝憑著口口相傳的好手藝,收獲無數回頭客,收獲了他人生的第一份“一萬元”,成了當地有名的“萬元戶”,更收獲了他這一生最寶貴的財富——他的愛人。
不愿囿于舒適圈目光轉向塑料制品
在當地家具行業始終紅紅火火,家庭也美滿幸福的黃創輝,在參股了家中的塑料廠后,“嗅”到了農用塑料工具的發展前景,便毅然決然地邁入發展農用塑料制品的道路。
1999年,他開始出來獨立辦廠。為了減少成本,擴大規模,他不顧腿腳不便,只身一人到粵東、粵西等地了解市場需求,并四處尋找能投用在產品生產的原材料。最終,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利用廢棄的牙膏殼和化妝品包裝等材料,回收重新制造出來的塑料農用桶、魚盆、花盆堅固抗摔、耐腐蝕,且成本低廉,完全符合他的預想需求。很快,黃創輝的產品和品牌便在市場上打響了名號,并占有一席之地。他的產品訂單源源不斷,生意也逐漸步入正軌。
面對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黃創輝對產品精益求精,不斷開發模具、引進機器,設計新產品。目前黃創輝的工廠中所使用的大壓機,便是他自己琢磨制造出來的?!耙话愕淖⑺軝C力度不夠,制作出來的產品往往很生脆,容易被破壞?!秉S創輝介紹,經過他一步一步研究、修正、完善的大壓機,生產出來的塑料制品質量更高,壁層厚,往往使用20到50年都不會出問題。如今,黃創輝仍然在改進機器的道路上不斷邁步向前,工廠里的7臺制塑機器在其原有的基礎上,都被黃創輝不斷地升級改造,成為世界上專屬于黃創輝的、獨一無二的大壓機。
成家立業始終不忘初心積極反哺家鄉
如今,黃創輝的產品既擁有了強大的口碑,也擁有了廣闊的市場。雖然是塑料制品,但是他堅持以環保與效益并存,早在大家還沒有清晰明確的環保意識的時候,他便已經申請了環評,無論是原材料還是加工過程,均通過官方認證,且始終堅持做好排污等工作。放眼未來,黃創輝表示,還是打算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慢慢開拓進步。
介紹自己的產品時滔滔不絕,甚至放下豪言“全中國絕對找不到比我的花盆還要好的產品”的黃創輝,在談到幫助家鄉新修建的幾條村道時,卻露出了謙遜靦腆的笑容,“只是能幫多少就幫多少而已?!彼@樣形容自己正在堅持進行的公益事業。除了為家鄉修建水泥村道,黃創輝還捐建籃球場、資助當地的學校及幼兒園、聘請殘疾人到自己的塑料工廠就業……他雖然跳出了中國農村慣有的取財思維,卻從未忘記過自己身上那份天然而來的質樸品格。
在交談中,黃創輝始終不忘多多提及那兩個字——志氣。他豪邁地回憶著自己的上半輩子:“其實我的人生還是比較一帆風順的。”但在思考如何鼓勵和他相似的殘疾人朋友時,卻沉著地道出:“做人,最關鍵就是要有志氣?!痹谒磥?,自己之所以能夠遭遇不幸卻依舊頑強、樂觀地面對生活,是那份“志氣”一直在支撐、推動著他。電視劇《神雕俠侶》里唱著:“躍馬江湖道,志氣比天高。”在黃創輝的精彩人生中,只有志氣比天高,才能始終躍馬江湖道。
?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