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這個極其莊嚴的時刻已然到來。
父親和我,兩代人有著不同經歷,卻在相同年紀(19歲)入黨,又有共同目標:立黨為公,忠于人民。
1975年,我成功入黨。那時的我是一名上山下鄉知識青年,不久擔任大隊黨支部副書記、團支部書記。記得還在上小學時,我就好學上進,爭做一名好學生,而且常在假期參加義務勞動,學雷鋒做好事不留名、不為利,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到了入黨那年,我申請落戶到最困難的生產隊,就是想多吃苦、多鍛煉。我虛心學習,掌握了很多農活技能,適應農村生活環境,得到進步和成長。我始終用雷鋒精神要求自己,激勵自己前行。在農村堅持勞動5年,與大家建立了深厚感情。不論是在學校、農村,還是后來到機關工作,我都時時處處按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為人民多做好事,為群眾多辦實事,始終把自己當做人民的勤務員。
1978年10月,我榮幸地參加了共青團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并當選第十屆團中央委員,1979年“五四”前獲全國新長征突擊手稱號。1991年12月,我從湖北省人大辦公廳調入深圳市福田區人大辦任副主任,那時我36歲,在機關工作已有10年。漸漸地,我感到自己不適應長期待在辦公室,遠離基層群眾的生活。深圳是改革開放的窗口,也是干事創業的好地方,密切聯系群眾、聯系基層,更多地在一線鍛煉和為群眾服務,才能如魚得水。
1996年我調入市殘聯,很多人不理解,甚至連市殘聯領導都問我“你為什么想調入殘聯?”我說:“我想實實在在做點事情?!碑敃r去市殘聯有兩個選擇,一是安排在機關,繼續擔任辦公室工作;二是去新成立的市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我選擇了后者。那時中心還沒有明確定位,工資實行差額撥款,沒有預算外收入,工資福利有差距,但我沒有因此而后悔。我認為考驗黨員的時候到了,不為名利、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的時候到了。我堅持下來,心中“立黨為公,忠于人民”的信念沒有動搖。
一年多后,全市開展收繳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工作,我和同事們坐公共汽車跑遍全市用人單位,跑遍大街小巷、大大小小的工業區,向各企業單位宣傳,爭取社會支持。不管路遠還是路近,不管晴天和雨天,我們每天早出晚歸,夏天滿身汗,雨天滿身濕,辛苦不用說,還要反復上門對企業負責人做思想工作。我們發揚“啃骨頭”的精神,堅持了數年,為的是讓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能夠更好、更廣泛地運用到就業、培訓、創業等各個領域,真正讓殘疾人享受到黨的溫暖、社會關愛,讓他們自立自強,更好地融入社會,實現自我價值。
現在我退休已滿五年,依然關注殘疾人生活,關注殘疾人事業的發展,經常參加殘疾朋友們的活動,給他們鼓勵加油。我認為一名黨員應該永遠保持良好、向上的心態,永遠做一名立黨為公,忠于人民的好黨員。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