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殘疾人事業蓬勃發展的今天,有越來越多殘疾人發揚自立自強精神,積極樂觀、昂揚向上,描繪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畫卷,并在奉獻他人、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作貢獻中拓展生命的寬度,展現人生更高價值。
正如廣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特殊藝委會副主任鐘柱權,即便不幸因病致殘,他仍舊用筆書畫出無愧于新時代的精彩人生。
5月初夏,鐘柱權以殘疾人藝術家的身份,參加了廣州市增城區舉行的第三十一次全國助殘日系列活動之“建黨百年”增城區殘疾人藝術作品展。活動現場,他的繪畫藝術作品被展出,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參觀和贊美。
這是他第八次參加增城區的全國助殘日活動。對他來說,全國助殘日是一個充分展示殘疾人才華和自強不息精神風貌的機會,通過參與活動,他真切地感受到了活著的另一種方式。
鐘柱權教孩子們學習書法
對人生的美好規劃
鐘柱權出生于1972年。談及對繪畫藝術的喜愛,他表示,這還得從小學一年級的經歷說起。看連環畫是大多數孩子童年的樂趣,鐘柱權也不例外,與眾多小朋友不同的是,他對連環畫上惟妙惟肖的圖畫有了臨摹的興趣,從六七歲開始,他每天都會臨摹一兩幅作品。
“小時候看見人家在那里畫畫、寫字,我能看半天,從來不會覺得累。”他說,很難解釋自己為什么突然喜歡書畫藝術,甚至成為了日后的職業。
走出象牙塔步入社會后,鐘柱權開始嘗試玻璃畫設計制作以及工藝創新。玻璃畫是在玻璃上用油彩、水粉、國畫顏料等繪制的圖畫,利用玻璃的透明性,在著彩的另一面觀賞。題材多取自風景、花鳥和吉祥如意圖案等,也有描繪人物的,色彩鮮明強烈。
29歲以前,因為對書畫的熱愛,他在玻璃彩繪和深加工領域小有成就,不僅掌握關鍵工藝,還不斷嘗試了新的繪畫方法,這份工作讓他對無限可能的人生充滿幻想。在遇見妻子之后,他更是對新組建的家庭抱有許多美好的期待,然而就在這時,命運對他開了個玩笑。
29歲來臨之前的沉重打擊
2001年的一天清晨,鐘柱權突然感到腹部一陣劇痛,隨后雙腿慢慢失去知覺,甚至連腳指頭動一下都使不出力。到醫院檢查后,他被確診為珠網膜下腔出血,這是一種較為罕見的疾病,從此,他腰腹以下都無法動彈。
聽到這個消息,鐘柱權整個人像受了一記重錘。自那之后的兩三年時間,他都是躺在床上度過,脾氣也變得越來越暴躁。好在有妻子不離不棄、體貼入微的照顧,讓他重拾對生活的信心。
后來,廣州市殘聯了解到鐘柱權的情況,幫助他進行康復治療。康復期間,他重新拿起筆,利用空余時間重新學習花鳥畫和書法,慢慢地,這也成了他的精神寄托。
“我覺得畫畫的時候好像什么都忘了,只會想著怎么畫,畫完之后再回到現實世界,時間會過得特別快。”通過學習書畫創作,鐘柱權在精神上有了寄托,行動上也有所改善,身體情況相應得到了好轉。
2010年12月,廣州國際殘障人文化交流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廣州國際殘障人文化交流中心用地面積約20畝,集文化交流、展覽參觀、辦公管理及綜合配套四大功能于一體。從2011年開始,鐘柱權經常參加由廣州國際殘障人文化交流中心組織的書畫培訓班,以及寫生采風交流等活動。
殘疾人實現夢想,既離不開黨和國家的關懷和幫助,也離不開整個社會扶殘助殘的良好環境和氛圍,更離不開每一位熱心助殘者的傾情奉獻。在他們的支持下,廣州國際殘障人文化交流中心專門聘請專業的書畫名家指導,這讓鐘柱權在書畫方面增長不少見識,學習到更多專業知識。
2015年,鐘柱權創作的書畫作品《青林野趣》獲廣東省殘疾人藝術作品美術二等獎,《秋艷》獲廣州市殘疾人書畫展二等獎;2016年,《荷塘清興》獲人文增江書畫展一等獎,并被收藏;《情醉荔鄉》獲廣州市“母親,您好一慶祝建黨95周年”美術書法展美術類一等獎;2021年,他創作的書法作品還獲廣州市第十屆殘疾人書畫展書法一等獎。
教殘障兒童畫畫開啟第二人生
鐘柱權說:“雖然身體殘疾,但經過這些年的磨礪,意志變得更堅定了。人們常說,上天關閉一扇門就會為我們打開一扇窗,我感覺這扇為我打開的窗,就是陽光照進來的地方。我迎著這陽光欣賞窗外的美景,靜聽小鳥清脆的聲音,感受藝術融入生活的美感,重新感受生活的美好。”
在廣州國際殘障人文化交流中心四年的學習,改變了鐘柱權的觀念和生活方式,他心懷感恩,希望能幫助其他的殘障孩子,于是鐘柱權開始接觸和指導殘障孩童學習書法和國畫。
鐘柱權與孩子們一起
“做人要懂得感恩,我從這邊免費學習知識,那我也應該用我掌握的知識回饋他們。教殘障兒童學習書畫是我可以做到的,何樂而不為呢?”鐘柱權說。所謂教學相長,在指導孩子的過程中,也讓鐘柱權的書畫技能得到鞏固,不僅充實,還倍感快樂。
過去鐘柱權覺得自己的人生一直過得平坦,直到大病一場落得肢體殘疾后,他才明白人生不易。“現在教孩童學習書畫,感覺好像進入了自己的第二人生。”他覺得,現在作為一名書畫教師,在廣州國際殘障人文化交流中心發光發熱,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時值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鐘柱權打算帶領殘障兒童創作系列書畫作品,回顧中國共產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的光輝歷程,在重溫歷史中堅定信心,砥礪前行。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