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往這邊走,佩戴好口罩,注意保持一米距離!”在東莞大朗鎮蔡邊村核酸檢測現場總是可以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在維持秩序,他身穿防護服,額頭還有汗水滲出,雖然自身行動不便,但在現場一站就是數個小時。
他是“獨腿大叔”鐘偉根,也是一位堅守戰疫一線的志愿者。
每天連軸轉走上一兩萬步?
12月13日,大朗鎮突發疫情,眾多人員加入前方抗疫。
蔡邊村荔園山莊物業管理辦主任鐘偉根是一位殘障人士,因年幼時突遇車禍,右大腿被迫截肢,后來安裝了義肢。因身體不便,他被安排留守后方,負責協助工作人員調監控查密接。
“抗擊疫情的時候,村里人員十分緊缺,我趕忙報名成為志愿者。有鄉親擔心我站太久,我說‘沒問題的’。因為我覺得我和健全人是一樣的,也可以為抗疫出一份力。”鐘偉根說。
很快,他也加入了維持核酸檢測現場秩序的行列。在核酸檢測現場,鐘偉根和眾多志愿者一起忙前忙后,配合醫護人員進行信息采集,幫助群眾做好葵花碼登記,看到有困難的群眾上前熱心幫忙解決。
蔡邊志愿服務隊隊長鐘紹叨說起鐘偉根的服務精神,連忙豎起大拇指:最忙的是第一次做全員核酸的時候,從早上五點半集合,一直到晚上十點收工,鐘偉根一直在那做著,任勞任怨,沒有換班。
截至12月24日,大朗已經連續開展七輪全員核酸檢測,這10天以來,鐘偉根幾乎是連軸轉,他的手機放在防護服里面
有時候打開微信運動一看,每天都走了一兩萬步,義肢和大腿連接處已經磨出了血,有時碰上下雨鞋濕了也來不及換,腳泡得發白。但鐘偉根仍然十分謙虛地說:“其他志愿者也做得非常好,我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我們應該多點關注他們。”
曾出征全國殘運會發明裝置圓殘疾人開車夢
這位樸實的47歲大叔鐘偉根,出生于大朗鎮蔡邊村的一個農民家庭,雖然遭遇變故,他依然不放棄拼搏與努力,曾經成為省殘疾人射擊隊的一員,代表廣東出征全國殘運會。
為了幫助更多的殘疾朋友,他還利用自己的機修知識免費為殘疾人維修機動輪椅車,并發明了一套殘疾人駕駛輔助裝置
幫助殘疾人圓開車夢。他用不屈的頑強毅力,活成了眾人口中的佳話。
近期,熱心的鐘偉根又當起了核酸檢測的守護者,還是村民健康的護航人。“我本身是一個殘疾人,就比較關注老人、小孩、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問題,知道他們有多么不方便。”
參與核酸檢測第一天,鐘偉根在現場看見了不少老人小孩排著長隊等候,就第一時間向村委會提出了優化綠色通道的建議。很快,在蔡邊村的每個核酸檢測點都開設了綠色通道,還貼心設置了等候的小板凳等,確保核酸檢測有速度更有溫度。
做起配送員為殘疾人上門送藥?
根據疫情防控要求,蔡邊村被納入管控區域,門診停診,大朗采取了充實管控區醫療服務力量,為特殊群體提供就醫服務等措施。
鐘偉根加入了協助藥品配送的行列,負責接聽群眾來電咨詢,指導他們怎么買藥,同時記錄他們的信息,傳遞給大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藥配好后,一部分不方便領取的群眾由專員配送上門,另一部分則由他打電話通知大家來領。鐘偉根在紙上一一記下他們的身份證號碼和電話號碼,每完成一單就打上一個小勾,寫了許多頁。
“有些老人和殘疾人不方便來領,配送員每天那么多單,也有忙不過來的時候,我就幫他們送上門了。”鐘偉根說。
他不時也會擔任上門送藥的角色,還可以了解一下其他殘疾人的生活狀況和身體健康情況。“我從小就是在大家的幫助和關愛下長大,我也希望自己能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回報他人。”談及自己所作的志愿服務,鐘偉根十分淡然。
希望大家可以把他當作健全人看待,不要刻意放大他的付出,鐘偉根透露,家中四人都堅守在抗疫一線上,負責著不同的崗位,大家都為戰疫出一份力。“眾人拾柴火焰高,希望大家積極參加志愿者服務,早日擊退疫情,過上正常的生活。”
在戰疫一線有很多像鐘偉根一樣的人,他們主動前往抗疫一線。我們看不見他們口罩后面的臉,但他們溫暖的身影,守護了我們的健康與安全,謝謝你們!辛苦了!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