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在北京開幕。大會以“技能強國,創新有我”為主題,通過線上線下形式展示以大國工匠為代表的廣大職工的精湛技能和創新成果,為廣大高技能人才搭建交流平臺。
據了解,本次大會開幕式以視頻方式舉行,設置了81個分會場。其中,位于深圳會展中心的分會場設置線下展覽,規模達52500平方米。展覽包含77個交流區,并利用3DVR技術等互聯網+展會模式實現數字化、智慧化辦展,展示中國工業、中國制造取得的輝煌成就,展現新時代產業工人拼搏奮進的風采,展示各級工匠550多位、各類實物和模型展品近800件、職工創新成果1300多項。
寧雷在布置參展作品
經福田區總工會推薦,深圳市總工會篩選,深圳聽障殘疾人寧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魚皮浮雕畫”,在眾多工匠人才作品中脫穎而出,其創新成果、先進事跡和優秀作品成功入選大國工匠展,成為廣東省總工會交流區唯一參展的殘疾人工匠。
作為魚皮浮雕畫手藝的創始人,出生和成長在東北佳木斯市的寧雷,一直致力于傳承赫哲族魚皮藝術,他將傳統民族手工藝術與現代時尚藝術完美結合,讓古老的魚皮藝術煥發新生。
寧雷的作品獲得2011年中國文博會金獎
2009年,寧雷來深圳創業,致力于推廣魚皮藝術品,并積極培訓殘疾人掌握這一非遺技藝。公司生產的魚皮藝術品連續三屆獲文博會金獎。2020年寧雷被中國殘聯和文旅部聯合認定為“非遺工匠”,全國僅28人,是廣東省唯一一人。2021年福田區總工會授予寧雷“福田區寧雷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牌匾。
過去的赫哲魚皮畫的圖案比較簡單,寧雷通過技藝改進,創新了原本的二維平面表達方式,采用全新的三維立體表達方式,使得作品的表現形式更加生動、形象,文化內涵更加深刻和豐富,具有極強的動感和獨特的自然美感,而且魚皮畫的主題更加具有藝術性,不再局限于日常生活。
參展作品《大鵬展翅》
本次展會,展出了寧雷的《大鵬展翅》《關公》和《幸福和諧》三件作品。其中作品《大鵬展翅》是寧雷用創新的“魚皮立體浮雕”技藝,通過填充物,讓魚皮畫挺立了起來。作品歷時一年半時間,作品由2048片羽毛單獨雕刻再鑲嵌而成,寓意鵬城“鵬程萬里”。
參展作品《幸福和諧》
參展作品《關公》
對參加此次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成果展,寧雷深受鼓舞。作為一名殘疾人能受到肯定,他希望能鼓勵更多殘疾朋友精益求精、勇于創新、追求卓越,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