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陽江市殘疾人康復中心,老師和小朋友們精神飽滿迎接新的一天。“來,同學們,看這里,跟我一起讀……”初見佘澤鑫老師時,他笑容滿面,正在為殘障兒童上課。
佘澤鑫是陽江本地人,小腿因出生時難產缺氧落下殘疾,手術后狀況有所好轉,但無法根治。面對殘疾的雙腿,佘澤鑫樂觀坦然,在陽東一中畢業后,他考入廣州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就讀康復治療技術專業。
“選擇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不僅可以幫助自己,未來也能幫助他人。”帶著幫助他人的愿望,佘澤鑫努力學習。大三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實習時,他跟隨主任醫師走病房、出門診、學手法……每天忙碌,但看到患者在他的護理下逐漸康復,從臥床不起到下地行走,佘澤鑫充滿了干勁,也對未來更有信心。
2021年9月,佘澤鑫通過考試,被陽江市殘聯特招進公益性崗位,在市殘疾人康復中心任職康復教師,先后為3至5歲聽力障礙、智力障礙的孩童進行科學認知教學。
佘澤鑫在課堂上輔導殘障兒童
“作為一名康復老師,要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用愛心去包容他們,面對特殊兒童,要掌握不同的知識。”佘澤鑫說,教學時語氣要溫柔一些,說話輕重緩急要合理使用,注意觀察孩子們的神態動作,了解他們的習慣,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課后,佘澤鑫加強學習,經常與前輩溝通,改進教學方法。“澤鑫很努力,無論在哪個部門都兢兢業業,保持熱情。”佘澤鑫的同事這樣評價他。
“佘老師再見,我會好好聽話。”今年4月,佘澤鑫調往中心智力障礙康復部,一名聽障兒童對他說出這句話,讓佘澤鑫覺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日復一日,佘澤鑫用愛心和熱情逐漸教會孩子們開口說話、打招呼、穿衣服……對于他而言,“桃李滿天下”不是他的追求,幫助這些“折翼天使”跨越障礙、融入社會才是他的目標。?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