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廣東省作家協會殘聯分會策劃和編選,西窗書院進行音頻制作的廣東殘疾人作家美文選、有聲讀物《暖陽》上線喜馬拉雅。《暖陽》以善與美為主題,收錄了我省30多位殘疾人作家有代表性的37篇作品,按照體裁和內容,分為《心香》《行旅》《話本》三個部分。
《暖陽》的上線,在廣東殘疾人作家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陳淼等16位主播的精彩演繹,為他們的文學作品增添了別樣韻味,讓靜止的文字動起來了。
林英:《暖陽》有聲書做得非常好,朗讀水平高,能準確地表達出我寫文章時想傳達的心情;后期制作也很用心,配樂、音效都很好,文中我提到的鳥鳴、嬰兒歡笑,背景音效都做出來了!謝謝所有為《暖陽》辛勤付出的朋友們!
黃麗紅:我作為喜馬拉雅平臺的LV6級主播,深深地被《暖陽》的演播團隊震撼了!聲情并茂,張弛有度,用聲音準確把握住每一篇文章所要表達的神韻。以我個人的作品《心祭》來說,我第一次聽的時候就禁不住流淚了!仿如母親就在我面前,感謝你們——西窗書院的主播們!
鐘霞瑛:感謝主播深情朗誦,聽起來都不相信是自己寫的作品,配上恰當的背景音樂及標準的普通話,感覺有點“高大上”了。
陳偉濱:《暖陽》有聲書為我們的文學作品增添了別樣的韻味,特別是主播和編輯對音圖傾注了心血,令作品更加貼近人心,直達心靈。
陳爾爾:聽到《硯園殤》的時候,我的內心是驚訝的,那是我十余年前,在狹小的臨時工作室里通宵奮戰寫出來的作品,《硯園殤》之前一直雪藏。今年三月的一個深夜,負責主播我的長篇作品《岸上燈火》,同時也是《暖陽》策劃之一的蘇菱老師給我發了一條信息,和我確認《硯園殤》的內容,一時半會我還回不過神來。沒想到十幾年后,《硯園殤》竟然還會這樣和大家見面!專業演播的水準自然無可挑剔,通過他們的精彩演播,時隔多年,我再遇見《硯園殤》,就真有如同遇見失散多年的孩子。
賴勝利:《暖陽》有聲讀物,聲音抑揚頓挫,富于磁性,讓靜止的文字動起來,活靈活現,更有魅力。
周祥貴:《真善同行 心安一生》一文是應《暖陽》出書而作,停止寫作20多年,最近才執筆,總惶恐寫不出文章。聽了《暖陽》制作的有聲讀物,老師的聲情并茂,把聽者帶入另一種境地。更主要的是我聽到自己的拙作,經老師專業的朗讀,給文章添加更濃的色彩。驚乎,都不相信自已能寫出這樣的美文來。
王志堅:《暖陽》有聲讀物中《外婆的龍潭村》,是多年前我回憶小時候的一些生活情景片段。朗誦者聲情并茂,用她抑揚頓挫的豐富語言魅力使我思緒萬千,再次回到那郁郁蔥蔥充滿詩情畫意的嶺南水鄉!回到那充滿親情的童年!感恩各位老師和文友的努力編輯《暖陽》有聲讀物,使我們的文章得到社會的認同。
陳楠:《不期而聚》是我幾年前寫的一篇稿子,我跟小學同學是挺有感情的。對于一名殘疾少年,第一步踏進校園有太多的惶恐和未知,一點不夸張地說,如果沒有小學這順利的第一步,沒有那些小學老師和同學,今天的我應該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殘疾人。所以,我特別感激他們!感謝暖陽老師聲情并茂地朗誦,也感謝省作協殘聯分會各位編委的辛苦付出!
錢麗茵:《突破障礙游廈門》是我在2016年夏天和幾個視障好友在志愿者的帶領下到廈門游玩后寫下的游記,廈門是個好地方,我們陶醉在那里的悠悠海風、清涼海浪、連綿海灘、優美風景和美味海鮮中。多年后,在喜馬拉雅聽到自己的心聲。朗讀者劉爽用清脆柔美的聲音,為我當年寫下的文字賦予了光亮和神彩,讓我又一次回到記憶深處的廈門。感謝廣東省殘疾人作家協會,感謝朗讀者劉爽。
廖春艷:音頻版的《暖陽》驚艷到我了!我覺得各位音頻制作老師簡直就像化腐朽為神奇的魔術師和化妝師,這一篇篇原本平淡無奇的文字經過老師們聲情并茂的演繹,居然變成了一篇篇美文,就像一個長相普通的女子經過老師們施以精致的妝容,立馬脫胎換骨變成了一個美妙的女子一樣,老師們太厲害了!
旻旻:我的《水之央》是時長最長,參與播音老師最多的作品,相信也是老師們花費最多心血的作品。期間,芳菲老師不止一次來跟我確認修改的內容,這是我第一部有聲小說,意義非凡。非常感謝老師們的付出,處處用心,甚至關注每一個細節,堪稱完美。感動!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