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視力殘疾人文化權利保障的實踐與啟示

      信息來源:新華社 時間:2024-12-18 字體: [大] [中] [小]

        為保障視力殘疾人平等享有文化權利,中國健全保障體系,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取得顯著成效

        中國保障視力殘疾人文化權利的實踐,充分反映了中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履行國際人權條約義務,踐行“平等、參與、共享”的殘疾人事業發展理念,不斷提升視力殘疾人權利保障水平的積極作為,也為其他國家提供了經驗和啟示

      文 | 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殘疾人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廣大殘疾人生存權得到穩定保障,發展權得以更好實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不斷滿足殘疾人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保障殘疾人文化權利,對于殘疾人體驗生命意義、提升生活質量,促進社會的平等、正義、融合、和諧具有重要意義。

        在殘疾人中,視力殘疾人由于其殘疾特點,相應文化產品供給種類少、渠道窄,精神文化生活較為匱乏,需給予特別保障。中國是世界上視力殘疾人最多的國家之一,群體人數達1731萬。感知豐富世界、追求美好人生,是視力殘疾人的重要現實需求。

        為保障視力殘疾人平等享有文化權利,中國健全保障體系,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取得顯著成效。其中,中國傳媒大學傾力打造的“光明影院”公益項目,通過制作推廣無障礙影視作品、建設無障礙影院等,推動文化共享、縮小文化落差,為視力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文化生活貢獻社會力量。7年來,該項目成果已落地31個省(區、市)及澳門特別行政區,覆蓋超2億戶家庭,形成保障視力殘疾人文化權利的經驗范式。800萬視力殘疾人受益,同步感知國家的發展進步、時代的變革、社會的變遷,幸福感獲得感有效提升,成為中國積極保障殘疾人文化權利的生動案例。

        ea2172cd9878f6a71f1d.jpeg

      北京萬達影城“光明影院”無障礙電影公益放映活動合影(2023年3月攝) 光明影院視頻組供圖

        一、中國保障視力殘疾人文化權利的舉措和成就

        文化權利是一項基本人權。近年來,從完善政策法律體系到狠抓具體落實,從提升無障礙設施理念標準到提供豐富多元的無障礙產品和服務,中國以實際行動,推動視力殘疾人文化權利不斷得到更好保障。

        (一)中國保障視力殘疾人文化權利的政策法律體系不斷健全

        在各類政策規劃的制定中,中國始終統籌考慮視力殘疾人文化權利保障。國務院先后發布8個殘疾人事業五年發展計劃規劃綱要,并發布實施一批專項規劃,細化具體化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工作任務和責任清單。

        其中,盲文規范普及工作扎實推進。自2009年起先后實施的四期國家人權行動計劃均規定了盲文推廣等相關任務要求和完成指標。“設立視力殘疾人閱覽室”“擴大視力殘疾人讀物出版規模”等項目發展目標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得到不斷提升。

        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是視力殘疾人平等充分享受文化權利的有力保障。1990年頒布并經2008年、2018年兩次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是國家保障殘疾人權益的專門立法,規定了殘疾人文化權利保障的基本原則和視力殘疾人文化權利保障的具體措施。2023年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設有“無障礙信息交流”專章。

        中國還積極推動本國政策法律與國際條約接軌,不斷擴大視力殘疾人文化產品供給范圍,提升產品質量,促進視力殘疾人文化事業領域的國際交流。2021年,中國正式批準《馬拉喀什條約》。中國視力殘疾人可以獲取的作品資源進一步豐富,獲取作品的成本進一步降低。

        (二)中國保障視力殘疾人文化權利的舉措不斷加強

        近年來,為保障視力殘疾人更便捷地閱讀,以及欣賞電視、電影、戲劇等文化作品,各項行政舉措接連出臺。

        為破解傳統盲文書籍出版存在的制作成本高、印制工藝和校對過程繁瑣、耗時長等難題,2017年起,國家有關部門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攜手實施“盲人數字閱讀推廣工程”。“雖然一個個的盲文點字摸上去澀澀的,但是在我心中它們像是跳動的音符。”談起閱讀帶給自己的喜悅,視障女孩王雅祺的臉上滿是燦爛的笑容。截至2024年10月,該工程已有353家公共圖書館激活智能聽書機設備146575臺。智能聽書機登錄用戶62281個,在線交互累計10224萬次3583萬小時,總平均單次使用時長約20分鐘,單臺產品單日使用時長更存在超過14小時的情形。

        視力殘疾人藝術活動快速發展。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中,視力殘疾人約占團員總數的三分之一。藝術團被授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稱號。當前,全國各類殘疾人藝術團體已有226個,一大批優秀的視力殘疾人樂手、演唱者脫穎而出。

        視力殘疾人文化周活動走向常態。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新聞出版署與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連續多年在全國開展殘疾人文化周活動。僅2023年文化周期間就開展相關活動13459場次。

        視力殘疾人參與文化產品創作的渠道不斷拓展。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聯合相關部門多次舉辦殘疾人文學創作研修班,視力殘疾人作家參與其中,不斷提升文學創作能力。殘疾人作品雜志專刊和視力殘疾人作家撰寫的書籍大量出版,彰顯中國視力殘疾人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三)中國保障視力殘疾人文化權利的無障礙環境建設不斷完善

        中國政府和社會越來越認識到,一旦“有障”轉變為“無障”,視力殘疾人就能更加積極地參與文化生活,為社會創造文化財富。伴隨著認識水平的不斷提升,無障礙設施標準設定理念更加清晰,標準體系建設日益完善。

        《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作為中國無障礙環境建設領域首部專門性法律,首次明確提出“國家推廣通用設計理念”,將殘疾人的需求平等地納入了設計范圍。

        無障礙設施標準是確保無障礙設施“管用”“好用”的重要舉措。近年來,中國已出臺多個保障視力殘疾人文化權利的無障礙設施國家標準。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互聯網信息無障礙標準逐步建立。2020年3月1日,中國互聯網信息無障礙領域首個國家標準正式實施,提出提供語音驗證碼等58項具體指標。中國開展政務網站和APP無障礙及適老化改造專項行動,2021年以來共對2726家網站和APP進行改造。

        中國政府還鼓勵發展具有引領性的團體標準、企業標準等,逐步構建起科學規范、系統配套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標準體系。

        (四)中國保障視力殘疾人文化權利的無障礙產品和服務不斷豐富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針對視力殘疾人的無障礙產品日益豐富,產業規模持續擴大,供給能力不斷增強,服務質量穩步提升。

        基于觸覺的文化產品種類繁多。2021年以來,中國每年出版新版盲文書500余種(含明盲對照本100余種),重印盲文書400余種,最多時達到每年1200個品種,3000萬印張。目前,全國各級公共圖書館共有視力殘疾人閱覽室座席約3.52萬個、盲文圖書1.466億冊。

        基于聽覺的文化產品極大豐富。當前,由中國盲文出版社制作的盲用有聲讀物已涵蓋大、中、小學教材,涉及文學、醫學、評書、音樂等多個領域。此外,一些專注于音頻內容制作與傳播的互聯網平臺快速發展,大量用于讀屏、聽書的信息化輔助產品相繼面世。

        新型文化產品方興未艾。近年來,口述影像得到越來越多關注,國家出版基金支持盲文出版社的可供視障人士和聽障人士觀看且擁有版權的無障礙影視作品已經有870部;中國盲文圖書館新館開館至今13年,每周在館內放映1部影片,累計開展觀影活動700余場,服務3萬人次,完成腳本創作已達300余部,總字數約240萬字。

        ca4f1127128041152aba.jpeg

      在長沙市圖書館的視障文獻借閱室,兩名視障學生在使用智能語音閱讀器聽書(2024年4月23日攝) 陳澤國攝 / 新華社

        二、中國保障視力殘疾人文化權利的經驗和啟示

        中國保障視力殘疾人文化權利的實踐,充分反映了中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履行國際人權條約義務,踐行“平等、參與、共享”的殘疾人事業發展理念,不斷提升視力殘疾人權利保障水平的積極作為,也為其他國家提供了經驗和啟示。

        (一)堅持發揮國家主導作用

        中國作為《殘疾人權利公約》締約國,通過為殘疾人提供通用設計的產品、環境、方案和服務,提供合理便利及特別輔助用具和支助服務,積極回應殘疾人對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期盼和需求,推動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注重加強以殘疾人為主體的法律法規建設,業已形成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為主干,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殘疾人教育條例》《殘疾人就業條例》等為重要支撐的殘疾人權益保障法律法規體系。同時積極將殘疾人事務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國家人權行動計劃。

        (二)堅持引導民間力量參與

        國家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為殘疾人提供捐助和服務。中國保障視力殘疾人人權的社會基礎更加堅實,社會各方面力量的參與更加廣泛,各類社會組織、經營主體和志愿者積極投身視力殘疾人事業,有力促進了視力殘疾人文化權利保障的專業化、常態化和可持續性。平安公益基金會連續三年每年給予100萬元,支持“光明影院”項目。

        (三)堅持立足本國國情實際

        中國殘疾人事業扎根于本國歷史文化傳統和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同時注重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成功走出了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殘疾人權益保障道路。

        鑒于視力殘疾人的特殊性,整個社會更加重視將其法定文化權利轉化為實有文化權利。截至2023年底,全國共設有省級殘疾人專題廣播節目24個,地市級殘疾人專題廣播節目184個,全國各級公共圖書館共有1541個盲文及盲文有聲讀物閱覽室開展視力殘疾人文化服務。

        (四)堅持技術驅動賦能

        科技進步正在給殘疾人生活帶來新的希望。《“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對科技助殘提出明確要求。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強健康、養老、助殘等民生科技研發應用。

        騰訊視頻開通“無障礙劇場”專區,自動識別通過“語音讀屏”進入的用戶,將劇場入口置于其頁面顯著位置。此外,一批專為視障人群設計的游戲產品,通過AI技術綜合處理玩家信息并進行實時反饋。科技之光,不僅成為視力殘疾人的“眼”,更照亮他們的內心世界。

        (五)堅持強化主體意識

        中國始終強調尊重殘疾人意愿,推動殘疾人由被動的受助者真正轉變成為權利主體,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參與者、貢獻者和享有者。中國首位視障播音專業碩士畢業生董麗娜,用聲音為更多視力殘疾人描繪世界的美好;視力殘疾人作家陳光炅的作品書寫視力殘疾人的精彩故事;視力殘疾人企業家曹軍長期致力于助盲軟件開發……

        “我看不見世界,但希望世界看見我”,一名參加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比賽的中國視力殘疾運動員說。中國努力提升視力殘疾人主體意識,注重向視力殘疾人賦能,讓視力殘疾人迸發出更加豐富多樣的生命光彩。

      a44cd29b26b3a71255bc.jpeg

      分享:
      亚洲 欧洲 日韩 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 亚洲色偷偷偷网站色偷一区|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 日本亚洲中午字幕乱码|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亚洲色大情网站www| 亚洲一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小说图片视频| 亚洲精品影院久久久久久|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百度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va在线| 亚洲午夜激情视频| 在线观看亚洲天天一三视| 国产亚洲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区亚洲一区成人|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日韩精品亚洲aⅴ在线影院|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观看| 亚洲AV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亚洲人成电影青青在线播放|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亚洲色大网站WWW永久网站|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亚洲色偷拍区另类无码专区| 亚洲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无删减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丝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