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廣東省殘聯系統工作人員國家通用手語培訓班(第一期)”在廣東省殘疾人康復基地如期舉辦,來自省殘聯及廣州、深圳、珠海、中山、江門等市縣殘聯系統的工作人員共67人參加。
圖為培訓班合影
此次培訓班分三期舉辦,采取線上教學與線下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每期約70-80人,共計培訓200余人。截止8月中旬,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廣東省聾人協會、廣東省手語協會已聯合推出24期“國家通用手語微課堂”,學員通過觀看微視頻,并在“廣東省聾人協會”公眾號完成線上學習及考試考核后,將獲得合格證書。
在做好防疫工作的情況下,第一期線下培訓時間為8月24日至28日。雖然培訓時間較長,給部分學員的工作帶來一定影響,但為了學好手語,他們積極克服困難,堅持參與培訓課程。學員們紛紛表示,學習是為了更好地工作,參加培訓是為了更大的進步。培訓現場,手語專業教師與聾人骨干合作開展教學。手語是聾人的語言,聾人參與教學并做手語示范,讓課堂氣氛更活躍;手語專業教師組織和調整教學,手語中有口語,口語里見手語,讓教學效果更明顯。這一創新的培訓方式也受到學員的廣泛好評。
圖為學員練習手語
圖為培訓現場
據了解,省委宣傳部、省殘聯、省教育廳、省語委、省新聞出版廣電局聯合制定《廣東省國家通用手語推廣實施方案》《廣東省國家通用盲文推廣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并將其作為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具體舉措。《方案》要求,到2020年,力爭在各級殘聯配備至少1名持證兼職手語翻譯;特殊教育學校將國家通用手語作為教師在職培訓內容和崗位要求,特殊教育院校專任教師應熟練掌握不少于5000個通用手語詞;縣級及以上殘聯開展國家通用手語培訓,直接服務聽力殘疾人的工作人員應正確掌握不少于3000個國家通用手語詞。
2016年起,省殘聯通過第三方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省聾人協會、省手語協會,開展“廣東省國家通用手語基礎培訓班”共13期;2019年舉辦“國家通用手語骨干培訓班”,免費在特殊教育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領域及高校大學生、志愿者群體中培訓手語骨干,通過線上、線下等培訓等方式,培訓學員累計超過上萬人次,初步形成學習通用手語的良好氛圍,這對聾人朋友融入主流社會起重要作用。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