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級以上市殘聯,省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會(會員單位):
《2024年廣東省殘疾人事業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指南》印發后,各地殘聯、高校、科研機構高度重視,積極組織申報。本年度,高校、省市科研機構和各地殘聯申報課題共134項,經專家團隊匿名評分和綜合評審,對設計較好的44項申報課題予以立項,其中6項為經費資助課題,38項為經費自籌課題(名單見附件)。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課題結題時間
2024年度立項課題要求于2024年10月18日前結題,研究成果以電子版形式發送至郵箱cjryjh@126.com,并在郵件中備注第一作者個人信息與聯系方式,原則上每項課題研究成果的署名作者人數不超過5人,超過部分將按排位順序自動刪減。高質量研究成果將安排在2024年度省殘疾人事業理論與實踐研究學術論壇上交流分享,論壇組委會將組織專家對應征論文進行統一評審,對優秀論文給予表彰并集結成冊。
二、成果提交形式
(一)立項課題提交研究成果。本年度立項課題須按時、按要求提交課題研究成果,未能按時完成研究任務或自行終止研究的課題,將追回所撥付的研究經費并不予提供結題證明。各立項課題研究成果名稱及內容應與課題申報的名稱及內容保持一致,課題結項證明原則上參照課題申報名稱。如課題名稱、研究內容或課題組成員發生變動,請提前與省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會秘書處聯系。
(二)自主參選論文。本年度課題指南的研究方向同時作為2024年度省殘疾人事業理論與實踐研究學術論壇征文選題,面向全省殘聯系統、高校、科研機構和社會組織公開征集論文。有意參選優秀論文評選的研究者可根據課題方向自擬論文題目,自主開展研究,并于2024年10月18日前內以電子版形式將論文報送至省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會。
三、課題成果評審
省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會將組織專家對2024年度各立項課題研究成果和自主參選論文進行評審,擬評選優秀論文若干篇,獲獎論文將由省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會頒發證書,并受邀參加2024年度省殘疾人事業理論與實踐學術論壇進行交流分享。
四、其他
各立項課題(含經費資助課題和經費自籌課題)的相關研究工作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學術道德規范,認真按照申報書相關內容開展研究工作,保障實現預期研究成果。省殘聯與省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會對各立項課題的研究成果擁有使用權。
附件:
1.2024年度廣東省殘疾人事業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立項名單
2.2024年度廣東省殘疾人事業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論文撰寫要求
廣東省殘疾人聯合會辦公室
2024年7月1日
(聯系方式:馬澤娜 020-83705471;吳詩曼 020-83705471)
附件1
2024年度廣東省殘疾人事業理論
與實踐研究課題立項名單
一、立項資助課題(共6項,每項1萬元)
1.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危機預防與干預的社會工作實踐研究——以廣東省社區精神康復服務為例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 黃啟洋)
2.心智障礙以老養殘家庭社會支持體系建設研究
(華南農業大學 廖慧卿)
3.融合教育背景下聽能管理在中小學聽障學生中的應用研究——以東莞為例
(東莞市殘疾人康復中心 何燕玲)
4.數字經濟背景下視障青年互聯網就業幫扶服務的路徑研究
(廣東白云學院 梁良)
5.健康中國戰略下肢體殘疾人的居家康復三級服務網絡路徑探究
(廣州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廣州博愛醫院) 陳樹清)
(廣東省工傷康復中心 鄧文華)
二、立項自籌經費課題(共38項)
1.成年精神障礙照顧者的社會支持體系建設研究
(廣東工業大學 梁露尹)
2.時代同行:廣東省孤獨癥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建設研究
(東莞市特殊幼兒中心 鄭佩芬)
3.農村精神障礙者“雙老”家庭支持服務體系研究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郭思源)
4.數字化時代殘疾人網絡社交中的話語互動模式與情感表達機制研究
(廣州新華學院 張自豪)
5.殘疾人支持性就業輔導模式研究
(廣州應用科技學院 劉百秀)
6.社會支持視域下助殘志愿服務與殘疾人社會融合路徑研究
(廣東醫科大學 程航)
7.“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孤獨癥兒童藝術療愈課程的實踐研究
(中山市殘疾兒童教養學校 楊海成)
8.殘疾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用藥狀況及藥學服務需求的研究
(廣東省工傷康復中心 李尚)
9.健康中國戰略下肢體殘疾人職業能力評估系統建設
(廣東省工傷康復中心 盧訊文)
10.景觀正義視角下廣州城市公園的無障礙環境建設研究
(華南農業大學 林敏慧)
11.大學生助力殘疾人就業的公益創業路徑研究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 葉倩怡)
12.重度肢體殘疾人身體營養狀況干預策略探索——基于對60名居家康復工傷病人的調查分析
(廣東省工傷康復中心 梁碧彥)
13.殘障主體性激發與主體化過程的個案研究——以殘障互助組10名骨干創辦社會企業歷程為例
(廣東省工傷康復中心 李會)
14.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瞄準程度評價及優化策略研究
(深圳大學 孫華俊)
15.基于生涯發展理論的聾校潮繡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的建構研究
(汕頭市聾啞學校 黃瑞霞)
16.特殊教育學校“1+1”康復課程模式創新研究
(東莞市康復實驗學校 周強)
17.人工智能輔助視障學生職業教育的效能研究
(廣東省培英職業技術學校 林美霞)
18.“以生為本”構建腦癱兒童“2+5+8”幼小轉銜服務系統的實踐研究
(東莞市殘疾人康復中心 葉曉文)
19.基于動作發展的中重度智力障礙學生適應性籃球活動方案的建構與實證研究
(東莞市康復實驗學校 賴芳)
20.學前孤獨癥幼兒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惠州護苗特殊兒童訓練中心 李嘉玲)
21.心智障礙青年自立課程開發與實踐研究
(深圳市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 顏家睦)
22.色彩藝術療愈對孤獨癥兒童身心健康的干預研究
(深圳大學 鄒衛)
23.音樂療法聯合戲劇療法對孤獨癥兒童的療效
(廣州新華學院 譚杰文)
24.特殊兒童的社會適應性能力研究
(廣東省殘疾人康復中心 唐木得)
25.社會企業促進殘障就業模式創新研究
(汕頭大學 任娟)
26.心智障礙以老養殘家庭社會支持體系的推進路徑研究
(廣東省詮愛社會服務中心 謝潔莉)
27.健康中國戰略下社區殘協在推動殘疾人康復事業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
(東莞理工學院 況小雪)
28.基于M-PAC的父母支持智障兒童青少年24小時活動行為實證研究
(華南師范大學 黃家富)
29.音樂藝術療愈對孤獨癥兒童的健康促進研究
(廣東培正學院 吳麗萍)
30.繪本在聽障兒童語言康復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探究——以江門市特殊兒童康復教育中心為例
(江門市特殊兒童康復教育中心 林凡)
31.殘健共融視域下粵港兩地助盲跑團建設機制研究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張乾坤)
32.高校精神疾患學生的危機應對與干預研究
(華南農業大學 林媛)
33.助殘場域中社會工作實踐智慧的類型及其建構過程研究——基于廣東社工“雙百工程”P鎮社工站的實踐
(韓山師范學院 張智輝)
34.精神康復者社會支持網絡在危機應對中的構建與優化
(廣州市啟維心智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陳鏵櫻)
35.體衛融合背景下殘疾人體育康復服務路經研究
(廣州應用科技學院 王明義)
36.基于ICF理念下失語癥第三方殘疾的研究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譚茗丹)
37.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制度體系與實踐創新
(深圳市無障礙城市聯合會 侯伊莎)
38.農村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創新建設——云浮市社區康園中心建設與運營探索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 李艷霞)
附件2
2024年度廣東省殘疾人事業理論
與實踐研究課題論文撰寫要求
一、提交的課題研究成果或論文須是未公開發表或出版的。研究成果或論文要科學合理、邏輯嚴謹、論點鮮明、結論真實、數據可靠、文字通順。
二、論文統一使用Word2003文件格式;標題用小三號(黑體)居中;課題組姓名位于題目下方用小四號(楷體);正文用五號(宋體);段式層次統一使用“一”(黑體)、“(一)”(楷體)、“1”、“(1)”和“①”,各級小標題均加粗;論文應包含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成員簡介;正文8000字左右、摘要不超過500字。
三、論文篇后注明參考文獻。文獻為著作的要依次注明作者、著作名、卷次、出版社和出版年月;文獻為期刊的要依次注明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出版年、期號和頁碼;文獻為報紙的要依次注明作者、文章名、報紙名稱、出版年月日。
四、文末需附上課題組全體成員簡介,每位成員的簡介不超過100字。例:張三,男,現任XX單位XXX,主要研究領域為XX,……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