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桂花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將尿毒癥患者列入殘疾人范疇的建議》(第1024號)收悉,經綜合省衛生健康委意見,現答復如下:
該建議由省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張永安同志領辦,指定業務部門組織聯絡部具體承辦,省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處具體會辦。3月中旬,省殘聯開展了專題研究討論,進一步了解殘疾標準制定的要求、殘疾標準與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匹配度等,并與省衛生健康委進行了溝通。3月底,省衛生健康委提出了會辦意見。4月中旬,省殘聯就此建議專門向中國殘聯進行了報告。
一、關于將尿毒癥患者列入殘疾人管理范疇的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在1996年制定了新的殘疾與健康分類體系《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明確殘疾與健康是有聯系但又有區別的兩個概念,通俗的講,疾病并不等于殘疾。2011年1月14日,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殘疾人殘疾分類和分級》(GB/T26341-2010)。在國家標準中,將殘疾人定義為:在精神、生理、人體結構上,某種組織、功能喪失或障礙,全部或部分喪失從事某種活動能力的人。殘疾分為六類: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和精神殘疾。尿毒癥是一種疾病,首先屬于健康問題,不是殘疾問題,在現有的國家標準中也未將其列入殘疾范圍。如果因為尿毒癥引起患者身體某種功能喪失或出現障礙,影響其日常生活和社會參與,可就這種功能喪失或障礙進行殘疾評定,只要符合殘疾標準,就可辦理相應類別的殘疾人證。如引起肢體功能喪失或障礙,可申請肢體殘疾人證;如引起視力喪失或障礙,可申請視力殘疾人證。
二、關于加強對相關社會組織日常管理與服務的問題
尿毒癥患者需要持續的血液透析維持生命,血液透析服務機構管理的嚴格規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問題,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019年,省衛生健康委對全省收治尿毒癥患者的489家血液透析服務機構,組織省級專家以抽查的方式,開展醫療質量安全評估,嚴格防范經血傳播傳染病的流行傳播。為了最大程度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我省已建立了重特大醫療救助制度,擴大了醫療救助覆蓋人群,提高了救助標準,并為患者提供了求助便捷、救助及時的“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下一步,省衛生健康委將繼續做好尿毒癥患者醫療救治及保障相關工作,確?;颊叩玫桨踩⒂行У尼t療服務。
三、關于不斷優化對相關殘疾人服務對象與類型資源配置的問題
近年來,省殘聯積極協調有關部門,逐步擴大殘疾人服務對象與服務類型。新修訂了《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辦法》,將殘疾人護理補貼的對象由重度殘疾人擴大到非重度智力、精神殘疾人。在國家將運動療法、康復綜合評定等29項涉殘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的同時,我省又單獨增加了人工耳蝸這一項。出臺了《廣東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辦法》,率先新增兒童低視力康復救助。實施了“南粵扶殘助學工程”,幫助殘疾人大學生完成學業。截至2019年底,全省特殊教育學校137所,殘疾人康復機構812個,殘疾人托養服務機構1354個。下一步,我們將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和殘疾人的需求狀況,力爭殘疾人服務對象與服務類型有更大的突破,為更多的殘疾人提供更多更精準的服務。
我省嚴格執行國家標準開展殘疾評定工作,積極完善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制度,我們對尿毒癥患者所遭受生理、心理的痛苦以及經濟上的負擔非常同情,也一直在努力通過主動創新,積極作為,讓更多的尿毒癥患者、更多的殘疾人得到救助、治療和康復。希望代表今后能夠繼續關心尿毒癥患者的醫療保障工作,繼續關注殘疾人這個弱勢群體。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省殘聯、省衛生健康委工作的關心支持。
廣東省殘疾人聯合會
2020年5月26日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