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殘聯{2010}271號
各地級以上市民政局、扶貧辦、殘聯:
為貫徹落實《關于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擴大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0〕31號)、《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我省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的實施意見》(粵辦發〔2009〕20號)、《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在全省開展“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的通知》(粵委辦發電〔2010〕118號)等文件精神,解決我省農村貧困殘疾人生產、生活上的困難,實現農村殘疾人脫貧脫困的目標,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解決農村貧困殘疾人生產生活困難問題的重要意義。
農村殘疾人是一個龐大的弱勢群體。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我省農村殘疾人共368.43萬人,其中:家庭人均年純收入2500元以下的貧困殘疾人就有92萬人,占全省農村貧困人口的 29%。從省農村政策研究中心調研的情況看,農村殘疾人在收入和消費、教育、住房等方面與健全人差距較大。改善農村貧困殘疾人的生產、生活狀況,縮小殘疾人生活水平與社會平均水平的差距,是我省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各地要充分認識到做好農村貧困殘疾人扶貧工作的重要意義,增強對農村貧困殘疾人扶貧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扎實做好農村貧困殘疾人扶貧工作。
二、開展調查摸底,核對殘疾人的基本情況,了解殘疾人的實際需求。
為了增強做好農村貧困殘疾人扶貧工作的針對性,全面、準確了解我省3409條貧困村殘疾人的生產、生活狀況,摸清貧困殘疾人底數,各地要進一步做好農村貧困殘疾人建檔立卡工作,完善我省低收入農戶信息管理系統,增添低保對象、殘疾人的信息窗口和統計功能,實現與國務院扶貧辦管理系統同步聯網,信息上傳和資源共享。各地要認真做好貧困村殘疾人生活狀況調查摸底工作,依托各駐村干部、鎮殘聯工作人員和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共同做好入戶調查登記工作。
三、堅持“普惠優先覆蓋、特惠必須落實”的原則,實施好殘疾人扶助政策。
由于身體殘疾的特性,殘疾人與健全人相比,在同等收入條件下,殘疾人家庭的支出要比健全人家庭的支出多得多,因此,需要在落實扶貧政策和低保、社保、醫保政策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和更多扶持。各地要切實把我省農村貧困殘疾人生產生活問題納入“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大局,加大對農村殘疾人生產扶助和生活救助力度,農村各項社會保障政策優先覆蓋殘疾人。
(一)落實低保制度,做到應保盡保,保障農村貧困殘疾人基本生活。各地民政部門要將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做到應保盡保。積極推行分類施保,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后生活仍有困難的重度殘疾、一戶多殘、老殘一體等特殊困難家庭,各地采取其他救助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
(二)采取切實有效扶貧措施,扶持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擺脫貧困。各地要加大對農村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殘疾人的扶持力度,在種養殖方面提供技術培訓、生產資料購買補貼、貸款資金支持及產、供、銷等方面服務;開展適合農村殘疾人特點和勞動力市場需求的職業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為農村殘疾人提供從事農業勞動以外的就業方式創造條件,盡快使農村殘疾人擺脫貧困。
(三)實施無障礙工程,方便老人、孕婦、殘疾人出行。要針對殘疾人的特殊困難和需求,充分考慮殘疾人居家無障礙建設。在“雙到”中實施改善貧困村內的村道、村容村貌等公共基礎設施時,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要求,同步實施無障礙設施建設,方便老人、孕婦、殘疾人出行和生活。
請各地以市為單位,由市殘聯統一將《廣東省“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貧困村殘疾人調查表》收集整理好,于2010年12月30日前上報省殘聯教育就業部。
省殘聯 省民政廳 省扶貧辦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