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國家級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揭牌儀式在廣州市海珠區三信教育培訓學校順利舉行。省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柯沫夫出席儀式并參加省市殘疾人職業教育、職業培訓座談會。廣州市殘聯相關負責人陸潔,省、市殘聯部分業務部門人員參加有關活動。
揭牌儀式現場
座談會上,三信教育培訓學校校長李國棉全面介紹了學校的發展歷史、辦學特色,以及開展殘疾人職業培訓情況。他表示,學校將以此次成功創建國家級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為契機,牢固樹立“感恩、用心、堅持”的辦學理念,秉持提高學員心理素質和專業技能的方針,依托與批發市場的合作,打造一個實習就業創業孵化實訓基地,向學員提供以手工勞作為主,配合電商創業、網絡帶貨、線下運營、視頻拍攝制作等方面的技能實訓,不斷帶動殘疾人就業,打造殘疾人就業創業新模式。
柯沫夫指出,創建國家級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基地,是加強殘疾人培訓載體平臺建設,提高廣東省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質量,促進殘疾人培訓后創業就業的重要舉措。他強調,開展殘疾人就業培訓,要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創新培訓方式,提升殘疾人職業培訓層次。一是要進一步規范培訓基地管理,立足專業性、科學性和公益性,提高培訓質量和培訓服務水平,推動培訓政策落實;二是要發揮國家級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示范帶動作用,整合全省現有的19個國家基地,鏈接社會資源,聯動愛心企業,為企業量身定制培訓適合崗位需求的殘疾人,大力發展訂單式定崗培訓,為企業推薦人才,推動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上臺階;三是要利用電子計算機類培訓的優勢,再加以心理引導,后期跟進及推進就業的全鏈條跟蹤服務,打造殘疾人職業實訓基地,利用平臺優勢,讓殘疾人的就業形式更多樣化,從而實現就業增收。
座談會現場
據悉,近日,中國殘聯辦公廳確定了74家機構為第四批國家級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其中,廣東省共有4家機構榜上有名,分別為廣州市海珠區三信教育培訓學校、江門雅圖仕職業技術學校、河源市龍才職業培訓學校和中山市小欖鎮李煒梅盲人按摩所。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9家國家級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
活動合影
廣州市三信教育培訓學校成立于1994年,是國家高技能人才先進培訓基地和廣州市殘疾人電商創業孵化基地,長期致力于殘疾人就業創業培訓,連續21年為廣州市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提供計算機、電商創業、電子商務、圖像制作、網絡直播等培訓服務。近四年來,學校共培訓了1349名殘疾人,培訓質量高、就業創業成功率高,深受學員和家長的肯定。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