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運動訓練
(一)訓練正確的臥姿
1、適用對象:臥床的偏癱患者。
2、目的:防治并發癥;促進運動功能恢復。
3、方法:
?。?)患側臥位
?患側在下,頭枕枕頭,后背用枕頭支撐;
?患側上肢前伸,手心向上;
?患側下肢伸展,膝關節微屈;
?健側上肢自由位,下肢呈邁步位并放置在枕頭上。
?。?)健側臥位
?健側在下,頭枕枕頭;
?患側上肢用枕頭墊起,上舉約100度;
?患側下肢屈髖、屈膝、并用枕頭墊起;
?健側肢體自由位。
?。?)仰臥位
?頭枕枕頭,患側肩部和臀部用枕頭支撐;
?頭稍轉向患側,患側上肢伸展,下肢稍屈曲;
?該體位盡量少用。
(二)翻身訓練
1、適用對象:?臥床時自己不能翻身,或翻身有一定困難的偏癱患者。
2、目的:?①提高患者的床上生活自理能力;②訓練軀干旋轉,緩解痙攣;③改善患側肢體的運動功能;④防治并發癥。
3、方法:
?。?)向患側翻身訓練
?患者仰臥,雙手叉握,患手拇指壓在健側拇指上;
?雙上肢伸直,指向天花板,下肢屈曲;
?雙上肢向患側擺動,借助慣性帶動身體翻向患側;
?健側下肢跨向前方,調整為患側臥位。
?。?)向健側翻身訓練
?第一步同上;
?雙上肢伸直,指向天花板,用健側腳鉤住患側小腿;
?雙上肢向健側擺動,同時伸健側下肢,借助于慣性帶動身體翻向健側。
?。ㄈ┡P床期常用的訓練方法
1、橋式運動又稱伸髖運動
(1)適用對象:?偏癱肢體有一定的活動能力者。
?。?)目的:①緩解軀干及下肢的痙攣;②促進下肢正常運動;③訓練腰部控制能力;④提高床上生活自理能力。
?。?)方法:
?患者仰臥、屈膝;
?將臀部從床上抬起,并保持骨盆呈水平位;
?訓練者可給予如下幫助:一只手向下壓住患者的膝部,另一只手輕拍患者的臀部,幫助其抬臀,伸髖。
2、抱膝運動
(1)適用對象:偏癱患者出現上肢屈肌痙攣、下肢伸肌痙攣時。
?。?)目的:?①緩解下肢和軀干的伸肌痙攣;②促進骨盆運動;③緩解上肢的屈肌痙攣。
?。?)方法:
?患者仰臥,雙腿屈曲;
?雙手叉握,抱住雙膝;
?將頭抬起,輕輕前后擺動,使下肢更加屈曲;
?訓練者可幫助固定患手,以防滑脫。
3、雙手叉握的自我活動
(1)適用對象:偏癱上肢活動能力差的患者(臥位、站立位均可以做)。
(2)目的:?①改善偏癱上肢的感覺和知覺;②防止肩胛骨后縮,減輕上肢屈肌痙攣;③保護偏癱側的肩和手。
?。?)方法:
?兩手叉握,患側拇指位于最上方,并稍外展;
?雙上肢充分前伸;
?盡可能抬起上肢,然后上舉至頭頂上方。
?。ㄋ模┗顒铀闹P節
1、適用對象:偏癱患者自己不能活動肢體,或者由于肌肉痙攣而限制了肢體的活動時。
2、目的:?①促進癱瘓肢體恢復;②防止肢體僵硬。
3、方法:幫助患者活動四肢關節,又稱關節的被動運動訓練。也可以由患者用健側肢體帶動患側肢體活動,稱為自助被動運動訓練。這里重點介紹幾個主要關節的活動方法。
(1)肩關節屈曲活動
?訓練者一手扶患肩,另一手握患腕;
?向前、向上抬起患側上肢并且指向天花板,保持肘關節伸直;
?。?)肩關節外展活動
?訓練者一手扶患肩,另一手握患腕;
?將患側上肢在水平面上向外移動,與軀干成直角即可。
?。?)肘關節伸展活動
?患者仰臥,訓練者一手握住上臂,另一手握住腕部;
?將肘關節由屈曲位緩慢地拉至伸展位。
?。?)前臂旋后活動,腕及手指伸展活動
?患者仰臥,肘關節屈曲,前臂立于床面;
?訓練者一手握住上臂,另一手握住腕部,握住腕部的手使前臂做由內向外的旋轉動作;
?訓練者一手拇指將患者患側拇指伸直,其余四指握在患側拇指根部與腕部之間;
?另一手將患手其余四指伸直,雙手同時向手背側壓。
?。?)髖關節屈曲活動
?患者仰臥;
?訓練者一手放在膝后部,另一手握住足跟并以前臂抵住腳掌,使足與小腿成90度角;
?上抬小腿,使髖關節及膝關節屈曲。
(6)髖關節伸展活動
?患者仰臥,訓練者一手托住患側膝關節,另一手握持足跟;
?兩手用力,使患側下肢向上活動,伸展髖關節;
?訓練者一手固定健側下肢,另一手將患肢緩緩放下。
?。?)髖關節外展活動
?患者仰臥,下肢伸直;
?訓練者一手托住膝部,另一手從踝關節內側握持足跟;
?兩手用力,水平向外活動下肢,髖關節外展。
?。?)踝關節背屈活動
?患者仰臥,下肢伸直;
?訓練者一手握持踝關節上方,另一手握緊足跟及跟腱并以前臂抵住腳掌。
?向下用力拉足跟,使踝關節背屈。
?。ㄎ澹┳鹋c坐穩訓練
1、適用對象:從仰臥位坐起來有一定困難及坐不穩的偏癱患者。
2、目的:①通過訓練使患者容易坐起來,且能坐穩;②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③
為步行等下一步訓練打好基礎。
3、方法:
?。?)患者在幫助下坐起
?患者仰臥;
?讓患者在床上移動,使患側靠近床沿;
?將患側下肢放置于床沿外,膝關節屈曲(即小腿下垂);
?患者將健手伸到患側,并推床而起;
?訓練者將一手放在患者健側肩部,另一手放在其髖部,同時用力,幫助患者坐起來。
(2)自己坐起
?患者仰臥;
?患者自己挪到床邊,將健側下肢插到患側下肢下面;
?用健側下肢將患側下肢抬起并移到床外,患側膝自然屈曲;
?抬頭,軀干向患側翻轉,健手伸向患側并用力推床直至坐直;
?同時移動健腿到床下。
?。?)坐穩訓練(又稱平衡訓練)
?患者坐位;
?訓練者坐在其患側,一手放在患側腋下,另一手放在健側腰部,將患者身體重心拉向訓練者;
?訓練者一手抵住患側腰部,另一手壓住患側肩部,囑患者將身體重心盡量移向健側;
?患者叉握雙手,彎腰并用手觸足趾。
(六)偏癱上肢的訓練
1、適用對象:偏癱側上肢僵硬、運動不正常的患者;。
2、目的:①減輕患側上肢的僵硬;②提高運動控制能力;③維持和擴大關節活動范圍。
3、方法:
?。?)上肢負重訓練
?患者取坐位,患手放在體側,手指伸直并且分開,撐于床(椅)面上,肘伸直(可用健手幫助);
?將身體重心緩慢移至患側。
?。?)推滾筒訓練
?患者坐在治療臺旁,雙手叉握,前臂放在滾筒上;
?用健臂帶動患臂來回推動滾筒。
(3)砂紙磨板訓練
?患者坐在砂紙磨板臺旁;
?兩手分別握持磨具的柄,運動雙側上肢(肩關節屈曲,肘關節伸展)推拉磨具。
(4)移動木柱訓練
?患者坐在桌旁,木柱及木柱板放在桌上;
?患者雙手叉握,并握住木柱將其移到指定的位置。
?。?)翻撲克牌訓練
?患者坐在桌旁,桌上放一摞撲克牌;
?用患手將撲克牌一張一張地翻過來。
(七)轉移訓練
1、適用對象:?獨立轉移有困難的偏癱患者。
2、目的:通過訓練實現床、輪椅、座椅及坐便器等之間的轉移,以擴大活動范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方法:
(1)從床上轉移到輪椅上(或椅子上)
?患者坐于床沿;
?將輪椅置于患者健側,斜對著床(成30~45度角),剎好手閘;
?用健側上肢支撐輪椅遠側扶手,站起后以健側下肢為軸轉動身體;
?臂部對準輪椅,軀干前屈,緩緩坐下。
(2)從輪椅上轉移到床上
?身體健側靠近床沿,輪椅斜對著床(成30~45度角),剎好手閘,移開踏板;
?用健側肢體支撐站起,健手扶住床面,以健側下肢為軸轉動身體。
?緩緩坐到床沿上。
?。?)幫助患者從床沿移動到椅子上
?患者坐于床沿,雙足平放在地面;
?訓練者面對患者,以雙膝夾抵患者雙膝,將患者前臂放在訓練者的肩上,雙手抓住患者肩胛骨的內側;
?使患者上身前傾,直至臂部離開床面;
?使患者以健足為軸轉動身體,直至臀部對準椅面,讓其緩緩坐下。
?。ò耍┱玖⑴c行走訓練
1、適用對象:偏癱側下肢有一定的運動功能,但站起來和行走有困難,或姿勢異常者。
2、目的:?①使患者能從坐位站起來,增加下肢肌力,并能站穩;②改善平衡能力,糾正異常步態;③提高步行能力,盡可能達到正常行走。
3、方法:
?。?)站起的訓練
?患者坐位,雙足平放在地上,雙手叉握并放在面前的小桌上(雙上肢盡量伸直);
?訓練者站在患側,一手扶持患膝,另一手放在患者臀部;
?囑患者上身前屈,抬臂站起。
?。?)患側下肢負重訓練
?訓練者雙手扶助患者髖部,讓患者盡量站直,并用患腿負重;
?健腿向前跨出半步,或踏在前方的矮凳上。
?。?)訓練患腿向前邁步
?患者站立,并盡量站直,用健手扶欄桿;
?訓練者在患側后方,一手扶穩患者髖部,另一手幫助患腳先向后退一小步,再向前邁一小步。
(4)在側方幫助患者行走
?訓練者站在患側,一手握住患手使其掌心向前;另一手放在患側腋下;
?幫助患者緩慢行走,并糾正異常姿勢。
?。?)在后方幫助患者行走
?訓練者站在患者身后,雙手扶住患者髖部,并讓其站直;
?在抬起健側下肢時,協助患者用患側下肢站穩,并將身體重心緩慢前移;
?在抬起患側下肢時,協助患者將患側髖部向前,向下轉動。
(九)運動訓練中常見問題的處理
1、適用對象:出現肩關節疼痛、肩關節半脫位,患側手腫脹、患足下垂等問題的患者。
2、目的:使這類問題得到減輕或者治愈,從而有利于整體康復訓練。
3、方法
?。?)肩關節疼痛的處理
?保護好肩關節,避免過多的牽拉和大幅度的運動;
?肩關節的訓練暫停1~2周,即使訓練也不應過度;
?有條件時可以進行理療(如超短波等);或者服止痛藥,如雙氯芬酸鈉等。
?。?)肩關節半脫位的處理
?訓練者不要牽拉患手;
?坐位時可將患側手放在面前的桌子上或輪椅的扶手上;
?站立或行走時可使用肩吊帶固定患側上肢;
?可進行患側上肢負重訓練。
(3)患側手腫脹(多見于肩手綜合征)的處理
?注意保護患側肩關節;
?經常將患側上肢抬高;
?手腕經常處于背伸位;
?盡可能不要在患側手部靜脈輸液。
?。?)患足下垂、內翻的處理
?經常在斜板上站立訓練;
?行走時穿靴形踝足矯形器;
?用繃帶綁扎支持足踝。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