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冬,在上海武康路一間普通的客廳里,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鄧樸方拜訪著名作家巴金,就人道主義和殘疾人問題進行了一次真誠的談話。
鄧:巴老怎么樣?身體好嗎?
巴:身體不好,是"帕金森氏癥",已經幾年了,我跌跤將大腿跌斷了,也得坐輪椅。讀過你關于人道主義的一篇文章,寫了一篇隨想議論議論。有兩件事我覺得你做得很好,一個是殘疾人工作,還有一個是提倡人道主義,你講人道主義比我還高級一些,你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我當年是反封建。
鄧:年初我們提出兩個觀點,人道主義應該是社會主義社會基礎思想之一;人道主義思想不應該排除在馬列主義思想范疇之外,應該 在馬列主義思想范疇之內。在整個群眾里邊形成人道主義思想基礎,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是要在社會不斷進步的前提下逐步建立起來的。
巴:就是,就是呀。你主要工作是在殘疾人基金會?
鄧:基金會。我們1983年才提出這個問題。 搞起來事情就越來越多,接觸殘疾人越來越多,遇到的問題越來越多。
巴:這樣好,得有人 管。
鄧:就是。如果我國不能普遍形成人道主義思想,人道主義不能深入人心,社會道德上沒有一個大的進步,要想根本解決殘疾人的問題是不可能的。
巴:殘疾人不少,有很多問題。
鄧:殘疾人事業要隨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協調進行,我們有些事情沒有做好,并不因為經濟和社會條件不夠,而是因為觀念問題,人們自己為自己設置許多障礙,是人為的,這個問題如果不作為觀念把它喊出去……
巴:對、對,日本電視連續劇《貧窮、善良的女人》中,殘疾人總受欺負。
鄧:我和很多殘疾青年交談,發現不少人有過輕生的念頭,他們認為沒有希望,因為上學也不能,招工也不能。現在情況好一點,我們喊了兩年,現在大家覺得殘疾人的事情,還是有這么一回事,認為應當張羅。這在過去是沒有的。我覺得比較說得出口的成果,只有這么一件事。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