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十屆殘運會暨第七屆特奧會9月1日晚在天津圓滿閉幕。本屆殘疾人體壇盛會,廣東代表團由新老運動員組成的“組合拳”,最終收獲125.5枚金牌、82枚銀牌、39枚銅牌,名列金牌榜第二、獎牌榜第四,打出了南粵殘疾人運動員的風采。
?
圖為閉幕式上廣東代表團亮相
龐大陣容亮相殘運賽場
本屆殘運會,廣東代表團共派出了由380余人組成的龐大隊伍,其中參賽運動員254名,參與了自行車、田徑、游泳、乒乓球、輪椅籃球、盲人柔道、坐式排球、硬地滾球、聾人籃球、盲人足球等28個大項(含6個特奧項目)的角逐。其中,自行車、羽毛球、足球、舉重等12個項目已在提前批的比賽中完成。
為體現廣東省委省政府對殘運會和殘疾人運動員的重視和關懷,省政府、省政協和省委宣傳部、省財政廳、省體育局、省殘聯等相關領導分別擔任廣東代表團團長、副團長和執行主任兼秘書長等職,并到現場為運動員加油鼓勁。省紀委監委駐省民政廳紀檢組派人全程加強對賽會的監督。為加強對賽會工作的組織領導,代表團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全面加強對人員、賽風賽紀、新聞宣傳及各項保障工作的組織領導,為廣東隊最終取得好成績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老“組合拳”賽場顯成效
主賽會期間,廣東隊在自行車、田徑、游泳、羽毛球、射箭、硬地滾球、柔道和輪椅籃球、聾人籃球、盲人足球等傳統優勢項目繼續發揮優勢,共收獲36枚金牌(單項)。游泳項目的李漢華(江門)、黃儉華(佛山)、朱倩(廣州)、蔡嘉濼(東莞)等運動員3次破全國紀錄、1次破世界紀錄,為廣東代表團再立汗馬功勞。
為培養鍛煉新隊員,積極備戰本屆殘運會,省殘聯提前謀劃、主動作為,認真在全省范圍內發現培養一批年輕隊員,并通過舉辦第七屆、第八屆省殘運會和田徑、游泳等單項錦標賽,深入基層篩選試訓,并通過承辦多個國家、國際賽事和組織參加全國單項錦標賽等時機,讓年輕選手接觸了解對手、掌握技戰術、增強比賽經驗,為廣東殘疾人體育事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儲備新生力量。
本屆殘運會,年輕運動員的比例占15%,他(她)們在賽場上經受了磨煉,積累了經驗。他(她)們分別在坐式排球、跆拳道等新開拓項目和特奧項目逐漸成長。王小梅(東莞)、黃平周(湛江)、鄧培程(肇慶)、藍智堅(云浮)等后起之秀發揮出色,分別在自行車、蛙泳、田徑、硬地滾球等項目獲得7枚金牌,多枚獎牌。其中年齡最小的14歲小將黃文娟首次參賽就獲得了一枚乒乓球銀牌。此外,首次列入殘運會比賽的群體項目,運動員也都非常給力,為廣東增添了不少榮譽。
頑強拼搏精神烙印比賽場
天津賽場上,廣東運動健兒每天都將在不斷地超越和戰勝自我,書寫著屬于他(她)們的傳奇故事,將殘疾人自強不息、勇于拼搏、樂觀向上、超越自我的殘疾人體育精神和文明干凈參賽的風采展現得淋漓盡致,弘揚了正能量,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25日晚間還在發燒,在26日的游泳賽場上,林福榮(佛山)依然以超強的毅力堅持比賽,一舉拿下了廣東代表團在天津的首枚金牌。
?
圖為林福榮在頒獎典禮現場(左三)
F11級男子組,年僅19歲的盲人小將何道威在8月26日的鐵餅比賽中發揮失常無緣獎牌。得知成績后他內心無比痛苦,經過一番思想斗爭以及教練、家人的開導,他最終戰勝了自我,在8月31日F11級男子組標槍比賽中,以40.24米的成績獲得該項目的銀牌。
圖為何道威在標槍項目頒獎典禮上領獎(左二)
女子輪椅籃球隊教練陳琦,21日在臨上飛機前突然接到父親去世的噩耗,他囑托家人安排好父親的后事,依然帶隊參賽,最終率領女籃的姑娘們一舉奪得了一枚沉甸甸的金牌。
?
圖為女子輪椅籃球隊
盲人足球隊本屆賽事共派出8名隊員,但分級時有3名隊員沒有通過,他們只能在賽場外為隊員加油鼓勁。在只有1名替補球員的情況下,場上4名球員經過七天七輪鏖戰,硬是咬牙堅持到最后一秒,拿到一枚浸透著他們汗水、傷痛和幸福淚水的沉甸甸銅牌。他們頑強拼搏的精神讓人油然起敬,獲得了現場觀眾最多、最熱烈的掌聲。
?
圖為盲足比賽現場
激情賽場享受快樂與幸福
本屆殘運會的主題口號是“同心同步、幸福中國”。廣東殘運健兒在本屆賽會場里場外均收獲著滿滿的快樂與幸福。
“今天是劉輔梁28歲的生日,讓我們用掌聲對他表示祝賀。”
8月27日,伴隨著解說員和全場觀眾熱烈的掌聲,劉輔梁如同加足馬力的賽車快速沖向跑道、奮力一躍——14.10米。一舉拿下T47級男子三級跳遠冠軍。掛在他脖子上的亮閃閃金牌,就是他當天最好的生日禮物。生日當天,他的妻子林萍也收獲了一枚銀牌。本屆殘運會,他們夫妻相互鼓勁,齊頭并進,攜手為廣東隊奪得了2枚金牌、3枚銀牌。
一支全部來自江門“鄉村俱樂部”的坐式排球隊,隊員平均年齡在45歲以上,他們平時的工作是養殖、種植、電器維修以及殘疾人專職委員。隊員們非常珍惜本次參賽機會,抱著"開眼界、學經驗"的態度享受比賽。雖然在場上屢戰屢敗,但他們仍以積極向上樂觀精神,從容面對成績,每場比賽都在享受著幸福、快樂和友誼,最終還取得了第七名的成績。
?
圖為坐式排球隊員訓練現場
聾人籃球隊的“小辮子”、輪椅籃球隊用青瓜片敷面膜的帥好伙、田徑隊愛美的“鏡子哥”……賽場內外,運動員不斷用實際行動享受著體育帶給他(她)們的青春與激情、快樂與幸福,詮釋著“平等、參與、共享”的殘疾人理念,以及“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
?
圖為廣東聾人籃球男隊登上全國殘運會最高領獎臺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