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的力量
近日,廣東省自強模范暨扶殘助殘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表彰25名殘疾人獲“廣東省自強模范”稱號;24名殘疾人工作者獲“廣東省殘聯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22個集體獲“廣東省扶殘助殘先進集體”稱號;27人獲“廣東省扶殘助殘先進個人”稱號;18個單位獲“殘疾人之家”稱號。
為弘揚社會正能量,贊揚他們自強不息、無私奉獻和熱心公益的精神。我們推出《榜樣的力量》專欄,帶大家一起去認識廣東省自強模范、助殘先進個人與集體、殘疾人之家。今天的主人公是廣東省自強模范:林壯錦。
林壯錦,1963年出生在吳川市,是一位傷殘退伍軍人。1981年退伍后,本可由政府安排工作,但他決定自食其力,毅然放棄這個機會,后來利用一技之長,在吳川開辦診所,逐漸成了自謀職業、勤勞致富的典型。
林壯錦在自謀劃職業的道路上,最先受雇于離家鄉吳川50多里外的小衛生站。他不大講究個人利益,經常免費上門為五保戶、困難戶看病,送醫送藥,被評為“五講四美”積極分子。
兩年多后,他回到吳川城區自立門戶開了個小診所。要讓病人自己找上門,必定有個艱苦的過程。林壯錦咬定目標,刻苦鉆研,不斷提高自己的本領,下定決心用事實取信于民。他邊干邊學,1986年參加全省醫師統考,1996年參加全國統考,都以優良的成績獲得認可,在西醫內科、內兒科、中醫臨床辨癥以及風濕、小兒麻痹癥的診治方面有不少獨到的見解。更加上他視病人為父母,無論刮風下雨,無論白天黑夜,只要病人需要,他都應聲而到。林壯錦的威信逐漸在群眾中形成,上門求診的病人也越來越多。
多年來,他以“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為人生信條,實踐自己的人生價值,努力回報社會。每逢家鄉修路建校,林壯錦都主動捐款。2000年,吳陽鎮芝藹村創建文明村鎮,他帶頭捐款10萬元建村門牌,并動員外出經商的30多位同鄉捐資,共籌資金800多萬元。現在芝藹村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并被評為“全國文明村”。
除此之外,林壯錦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免費為五保戶和70歲以上的老人體檢、看病,逢重陽節購買大米、花生油、白糖慰問村里五保戶和70歲以上的老人,同時大力支持家鄉醫療、文化事業,先后贊助數萬元錢,為村中群眾購買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使群眾有病敢上醫院、獲得實惠。他連續兩年主動出資為村中一百戶村民贈送全年湛江晚報,實施“文化幫扶”,陶冶村民情操,豐富村民文化生活。
身為一名傷殘退伍軍人,林壯錦對烈士及烈士家屬懷有深厚的感情,每年春節前夕都上門慰問烈士家屬,每年清明節前后,林壯錦都自掏腰包,牽頭組織戰友前往廣西拜祭烈士。得知吳川市黃坡鎮的軍嫂陳玉嬋生活困頓,急需解決一處安居的住所,林壯錦積極為她捐款,并發動社會人員為她籌集資金建房,使她終于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真正的家。
長期以來,林壯錦把扶殘助殘公益事業當成是個人事業發展的重要部分。他本身是一名傷殘退伍軍人,對殘疾人懷有一份特別情感。對于前來就診的殘疾人,林壯錦給予免費治療或減免醫藥費。如果得知哪位殘疾人生活困頓,他總是盡自己的能力幫助。粗略統計,20多年來他為前來診病的殘疾人減免醫藥費及為貧困殘疾人送錢送物超過10萬元。
為了支持吳川市殘疾人就業技能培訓,林壯錦將幾間產權屬于自己的房屋以最低價錢租出改成教室,作為殘疾人培訓場地。至今,已在這里順利舉辦了近十期“吳川市殘疾人就業技能培訓班”,吳川市各鎮街的400多名殘疾人在這里接受了摩托車維修、家電維修等技術培訓,他們憑借一技之長找到了工作。
目前,吳川市殘疾人就業率超過85%,并涌現出種植專業戶高尚康、家電維修致富的曾建華、養雞能手邱上保等一大批自強自立的創業典型。在這里接受培訓期間,很多殘疾學員在食宿、就醫等方面還得到林壯錦的悉心照顧。對前來就診的殘疾學員,林壯錦一律免除醫療費。
對于殘疾人組織的公益活動,林壯錦總是在財物方面予以熱心支持。每年的助殘日,他都捐資捐物鼎力支持。吳川塘尾街道邊坡村楊氏盲人三兄弟,自組“光明樂隊”盲人歌樂隊,但買不起音響器材,林壯錦出資一萬元多錢為“光明樂隊”購置了一套演出音響,使三兄弟得以圓夢。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