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省殘聯微信號12月21日消息,近日,廣東省自強模范暨扶殘助殘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表彰25名殘疾人獲“廣東省自強模范”稱號;24名殘疾人工作者獲“廣東省殘聯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22個集體獲“廣東省扶殘助殘先進集體”稱號;27人獲“廣東省扶殘助殘先進個人”稱號;18個單位獲“殘疾人之家”稱號。
為弘揚社會正能量,贊揚他們自強不息、無私奉獻和熱心公益的精神,我們推出《榜樣的力量》專欄,帶大家一起去認識廣東省自強模范、助殘先進個人與集體、殘疾人之家。今天的主人公是廣東省殘聯系統先進工作者:王艾平。
王艾平,在梅州市梅縣區殘聯工作,現任區殘聯勞動就業服務所負責人,梅州市肢殘人協會主席。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足跡書寫著自己的歷史。作為一個殘疾人工作者,梅州市肢殘人協會主席,她擔負著代表、管理、服務殘疾人的工作職責,發揮著橋梁紐帶作用。雖然她身體殘疾,但卻擁有健全完美的人格,憑著自己堅強毅力和頑強拼搏的精神,自強不息,努力為殘疾人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
做“學聽跟”的模范
她始終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統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踐行“兩個維護”,克服困難,不忘初心,帶頭學習。身殘志不殘,人殘心不殘,是一名忠誠擔當的自強模范,聽黨話,跟黨走。
做勇于政治責任擔當的模范
她從2008年4月至今在梅州市梅縣區殘疾人聯合會工作以來,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從高從嚴要求自己,業務精益求精,虛心向老同志學習,積極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盡自己所能為殘疾人服務。
她作為一名殘聯工作者,對待殘疾人,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朋友一般熱情周到,因為她自身的殘疾,她心里始終裝著殘疾人,給予殘疾人有更多的是理解、關心、支持和幫助。有殘疾人來辦事,總是掛著溫暖的笑容,細心熱情地為他們主動提供各種服務,不厭其煩地為他們講解有關維權政策、法律、法規,直到每個咨詢的殘疾人都滿意地離去。
做扶殘助殘的模范
殘疾人是特殊的社會弱勢群體,應受到全社會的關心和扶助,需要社會各界伸出援助之手,她在本職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地為殘疾人事業發揮出自己的貢獻。工作中,按照中央、省、市、區文件精神,扎扎實實工作,為殘疾人辦實事、做好事。
2009年在全省第二代殘疾人證換發工作全面開展后,為了能夠極時讓殘疾朋友用上新證,避免殘疾人舟車勞頓等艱辛,她隨區殘聯帶隊領導,不辭勞苦連續于工作日時間到各鄉鎮為殘疾人換證,并利用節假日和晚上的時間,認真熟悉新的辦證系統,為梅縣區換證工作順利開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她還根據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各項政策,做好轄區內行政、事業、企業用人單位的年審工作,積極宣傳、解讀政策,引薦有就業能力的殘疾人到各用人單位就業,使他們真正實現自身價值,有力地促進殘疾人就業。
同時,組織157名殘疾人參加電商、農技種養、掃盲培訓班和扶持256名殘疾人自主創業就業,對殘疾人創辦企業或工廠、種植養殖、個體工商等,發放創業扶助金。王艾平知道,只有將政策真正落實到殘疾人朋友的手中,才能讓他們享受實實在在的惠殘服務。
通過一系列的工作開展,殘疾朋友的困難得到有效保障,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她的辛勤努力,使當地殘疾人感受到了愛和溫暖,不斷推進殘疾人康復、教育、就業、社會保障等各項事業的發展,使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