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廣東省自強模范暨扶殘助殘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表彰25名殘疾人獲“廣東省自強模范”稱號;24名殘疾人工作者獲“廣東省殘聯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22個集體獲“廣東省扶殘助殘先進集體”稱號;27人獲“廣東省扶殘助殘先進個人”稱號;18個單位獲“殘疾人之家”稱號。
為弘揚社會正能量,贊揚他們自強不息、無私奉獻和熱心公益的精神。我們推出《榜樣的力量》專欄,帶大家一起去認識廣東省自強模范、助殘先進個人與集體、殘疾人之家。今天的主人公是廣東省自強模范:李成艷。
李成艷,1968年出生,是新豐縣梅坑鎮梅南村人。2006年10月因腦出血導致右側癱瘓,被縣殘聯評定為肢殘二級。但他從不向命運低頭,自強不息,不僅自己創業成功,而且還幫助更多的人就業,用自己的行動譜寫了一曲動人的自強之歌。
李成艷初中畢業后到南海當了一家汽車修理廠學徒工,憑借自己的勤勞和努力,很快就學會了一手汽車修理的技術。20歲那年,李成艷回到家鄉,在新豐縣城開了一間小小的汽車修理店,由于技術精湛,熱情服務,他的修理店顧客盈門。
正要為自己的事業揚起前進的風帆時,厄運卻向他降臨。
2006年,李成艷因腦內出血導致了右側偏癱,當回到自己的修理店,他只見店面緊閉,冷冷清清,病前幾個信誓旦旦的徒弟早已不見蹤影。遭遇到身體和事業雙重的打擊下,李成艷并沒有失去信心,面對年邁的雙親,以及自己的愛妻和女兒,他暗下決心,開始他艱難的創業之路。
由于汽車修理既是技術活也是精細活。由于他偏癱的位置在右側,每次維修汽車底盤時,只有用一只左手和左腳在車輛底下爬行,頭部和身體經常在低矮的汽車底部碰撞,劃出了一道道的傷痕,夜晚經常疼痛到睡不著。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他幾個月的努力,左手終于可以修車了。
然而,他的創業比起健全人來說要艱難很多。在一次修理輛車時,車頭突然起火,情急之下,他忘記了自己是一個偏癱的殘疾人,想去救火,剛走一步就摔倒在地上,他只能眼睜睜看著車輛燃燒,好在鄰店的幾個老板及時趕來幫他滅火。他看著那輛差點就被燒毀的小車,欲哭無淚,幾近失望,對自己也失去信心。
在他茫然無助時,他來到了新豐縣殘聯,在縣殘聯的幫助與指導下,他重拾信心,繼續走向艱難困苦的創業之路。在朋友幫助下,他還做起了二手車交易,為客戶代辦汽車年審、代辦汽車違章、代辦汽車保險等業務;還增做汽車配件。
十幾年來他的修理廠以技術精良、一流服務、誠信經營,贏得了顧客的好評。成了新豐知名的汽修廠。他和他的汽修廠也獲獎無數,2010年度新豐縣殘疾人自強模范;2012年韶關市光彩之星;2013年韶關市創業帶動就業先進個人;2018年他在參加廣東“眾創杯”創業創新大賽,殘疾人公益賽獲得“優勝獎”;2019年廣東省自強模范。
在縣殘聯指導下,他兼任了梅南村的殘疾人協會工作,認真完成殘聯交辦的事情,積極組織本村殘疾人參與市、縣殘聯舉辦的各種培訓學習和各項公益福利享受,積極做好本村殘疾人的登記工作,宣傳政府對殘疾人的優惠政策,他樂于助人,受到了本村村民和殘疾人的好評。2017年底,他在家里承包了200多畝山地,準備投資建設休閑農莊,現以種下連平鷹嘴桃3千多棵,在農莊建成后,將聘請多名殘疾人在農莊務工,為本村殘疾人解決實際困難。
李成艷經常說,他的成功,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有機會一定會回報政府,回饋社會。他說到做到,去年9月,他計劃創辦一間愛心汽車美容中心,專門招收殘疾人就業并舉辦了專場招聘會,為殘疾人提供文員、洗車工等崗位。
創業難,殘疾人創業更難。身殘志堅的并沒有因自己的身體殘疾而怨天尤人,而是自強自立,勇于面對困難,樂觀面對生活。致富不忘回饋社會,為更多的殘疾人搭建創業發揮能力的舞臺。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