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省殘聯微信號12月19日消息,近日,廣東省自強模范暨扶殘助殘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表彰25名殘疾人獲“廣東省自強模范”稱號;24名殘疾人工作者獲“廣東省殘聯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22個集體獲“廣東省扶殘助殘先進集體”稱號;27人獲“廣東省扶殘助殘先進個人”稱號;18個單位獲“殘疾人之家”稱號。
為弘揚社會正能量,贊揚他們自強不息、無私奉獻和熱心公益的精神,我們推出《榜樣的力量》專欄,帶大家一起去認識廣東省自強模范、助殘先進個人與集體、殘疾人之家。今天的主人公是廣東省殘聯系統先進工作者:葉映文。
葉映文,1970年8月出生,1991年大學畢業分配到惠州市惠城區殘聯工作至今。現任惠州市惠城區殘聯副理事長。
葉映文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有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工作責任心,愛崗敬業,求實創新,積極進取,無私奉獻,不斷探索新形勢下殘疾人工作的新路子。她時時刻刻把殘疾人的疾苦放在心上,在平凡的崗位上努力踐行著“人道、廉潔、服務、奉獻”的職業道德,把自己的滿腔熱忱投入到殘疾人事業的發展中。
葉映文在殘聯工作的二十多年間,大膽創新、迎難而上,惠城區在“十一五”期間就成功創建“全國殘疾人社區康復示范區”,“全國白內障無障礙區”,但是她并沒有讓惠城區殘疾人康復工作停步在這些成績上。
為更好地開展精神殘疾人和智力殘疾人康復工作,幫助這兩類殘疾人融入社會,共享社會主義文明的成果,從2011年開始,她積極推動在各鎮、街道建設康園中心,主動和區府督辦的同志一起到13個鎮、街道督查項目進展情況,為基層殘聯想辦法,利用本單位的各種物業進行改造,與其他部門的活動場所綜合利用,完成建設任務。
江北街道康園中心與社區的老人活動中心建在一起,圖書室、健身室共享,工療區則單獨分開,使老人和殘疾人共融共樂,和諧共處。橋西街道康園中心把社區的辦公室改造,與民政部門的“愛心家園”一起建設,平時康園中心的會員也幫助“愛心家園”的工作人員接收愛心人士的捐贈品,幫忙分發給轄區的困難群眾,受到群眾的好評。
為了幫助農村鄉鎮康園中心開展工作,葉映文根據各鎮的特點指導他們開展種菜、種果等形式多樣的農療活動。并采取購買服務方式,聘請專業社工組織實施《蒲公英培訓計劃》,培訓和帶動13個康園中心的管理員,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
為了把康園中心這項民生實事做實做好,她制定了《惠城區殘疾人社區康園中心管理辦法(暫行)》,不斷規范康園中心的運作和管理,為全區280多名精神、智力等各類殘疾人提供良好的服務,成為惠城區殘疾人工作的亮點。
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和服務在惠城區是一項起步晚,較薄弱的工作。為打開輔具工作的新局面,葉映文作為分管領導爭取理事會的支持,把輔具站的辦公地點從四樓搬到臨街的一樓,擴大改造了輔具展示廳,為輔具站配足配強3名專職工作人員,為完成各項任務提供了硬件保障。“十二五”期間,她給輔具站下了重任務,要完成居家無障礙改造200戶,輔具適配和救助4000件,每年在各鎮、街道開展“輔具進社區”宣傳活動不少于4期,到開展輔具需求調查等等。
葉映文恪盡職守,切實做到廉潔從政。一直以來,都把殘疾朋友放在心上,想他們所想,急他們所急,堅持把做好殘疾人民生實事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