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始建于1912年,是廣東省級綜合性公共圖書館。該館一直重視并做好殘障讀者服務,早在1986年就完成館內無障礙通道的建設,2003年開放視障讀者電腦專用坐席,2012年成立視障讀者服務中心。近年來,該館在省文化和旅游廳的正確領導和省殘聯的指導幫助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一步加強對殘障讀者的服務,推動殘疾人文化事業發展。
一、大力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從制度上體現對殘疾人的關愛
2012年,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成立視障讀者服務中心。考慮到視障讀者出行困難、圖書館視障設備和資源利用率低的狀況,該館在深入開展盲人群體文化需求調研的基礎上,創新基本服務,從制度上體現對盲人群體的關愛。中心為盲人提供在線免費辦證、快遞借還盲文書刊、代查資料、在線咨詢等服務;在盲校、盲人按摩院等視障人群集中的機構設置流動服務點,為盲人提供就近服務;推動落實“盲人數字閱讀推廣工程”的要求,在全國率先推出智能聽書機外借服務,并制定相應的《智能聽書機外借規則》,為全省范圍的盲人提供免費快遞借還聽書機服務;舉辦各種針對盲人的文化活動,將盲人請進圖書館,豐富盲人的文化生活,幫助盲人了解利用圖書館資源。通過“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解決盲人閱讀“最后一公里”。
二、積極踐行“平等、參與、共享”的現代文明殘疾人觀,舉辦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大型殘疾人文化活動
?。ㄒ唬┙M織舉辦全國聽障朗誦大賽、全國聾人讀書征文大賽。聽障人士由于聽力障礙造成溝通困難,在獲取信息,了解和利用圖書館方面都存在諸多障礙。該館積極探索為聽障人士服務的新模式,通過與聾人協會合作,舉辦面向聽障人士的文化活動。2015年國際聾人節前夕,在中國殘聯的指導下,該館首次聯合中國聾人協會舉辦“百納璐詩杯”首屆全國聽障演講比賽。來自全國25個省、市(含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共30位決賽入圍選手參與了比賽,他們用并不十分清晰的發音傾訴著自己的夢想和心聲,打動了在場的所有人。出席活動的中國殘聯副主席呂世明表示,此次國家級的聾人演講比賽填補了聾人演講史上的空白,打破了十聾九啞的傳說,而比賽在具有100多年歷史的文化殿堂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舉辦,意義更是非凡。在成功承辦首屆全國聽障演講比賽的基礎上,2016年,該館再次攜手中國聾人協會,共同組織舉辦“穗寶杯”首屆全國聽障朗誦大賽和“品味書香共享幸?!笔讓萌珖@人讀書征文大賽。征文大賽共收到2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選送參賽作品250余篇。首屆全國聽障朗誦比賽也得到各省市的積極響應,各地組織開展了不同形式的選拔賽。2017年9月22日,“穗寶杯”首屆全國聽障朗誦大賽決賽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成功舉辦,共有35位來自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朗誦選手入圍決賽,其中年齡最小的7歲,最大的54歲,他們像從無聲世界里飛來的云雀,縱情抒發自己的情懷和夢想。為擴大活動宣傳,該館策劃拍攝了《花開的聲音》大賽主題宣傳片,宣傳聽障人群自強不息、勇于戰勝自我的精神,宣傳片經騰訊公益平臺播出,反響熱烈,觀看人數超過了400萬人次。
?。ǘ┙M織舉辦廣東省盲人詩歌散文朗誦暨散文創作大賽。自2013年起,在原廣東省文化廳和廣東省殘聯的支持和指導下,該館聯合廣東省盲人協會堅持每年舉辦一屆廣東省盲人詩歌散文朗誦大賽,通過調動各方積極性、創造性,發揮引導和示范作用,在全省范圍內廣泛發動盲人群體參與賽事,取得了良好社會反響。該項賽事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志愿補充”的模式,整合各方資源,優勢互補,形成合力。活動分為初賽階段和決賽階段,初賽階段的活動由各地市殘聯、圖書館自行組織。在組織朗誦比賽的同時,開展朗誦技巧的培訓,宣傳推介圖書館的資源與服務,舉辦征文比賽和選手交流會,邀請評委專家對作品進行點評、講授文學知識。活動通過“自上而下、以點帶面”的方式,促進各地公共圖書館開展視障讀者服務。2013年,肇慶市圖書館配合活動組織初賽,并啟動“殘疾人閱讀服務中心”;2014年,廣州圖書館配合活動組織初賽,并啟動“為視障讀者送書上門服務”。6年來,共有來自廣東省內18個地市的視障人士以及各特殊學校的視障兒童參與了賽事。各地市舉辦選拔賽上百場,參與活動的視障人達數千人。
三、不斷創新為殘障讀者服務的形式和內容,提升殘疾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為讓視障讀者也能夠欣賞電影,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該館自2012年起聯合廣州青年志愿者協會助殘服務總隊,為視障讀者推出“心聆感影”無障礙電影講解活動。館員和志愿者一起,利用周末和晚上休息的時間,認真選取電影題材、撰寫講解詞,進行試講排練。為取得良好的活動效果,每次講電影活動都會招募足夠數量的志愿者,志愿者在活動期間到到各公交、地鐵站點接送參與活動的視障讀者,為視障讀者提供全程貼心的引導服務。為促進盲人閱讀,活動期間還會為每位參加活動的視障讀者免費贈送一份無障礙閱讀光盤,里面包含有各種電子書、語音期刊和有聲讀物。隨著活動影響力的不斷擴大,活動從最初單一為視障讀者現場講解電影,到增加手語交流,邀請聽障人士、肢殘人士一起參與,再到策劃普通讀者失明體驗和殘障人士才藝表演環節,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不斷豐富,惠及群體越來越多。無障礙電影講解讓很難在影院欣賞電影的殘障讀者享受到了電影的魅力,也使得殘障人群與家人、朋友有更多的溝通和交流。在館內舉辦活動之余,該館還應邀到佛山市圖書館、廣州市黃埔區圖書館等基層圖書館舉辦講電影活動,為東莞市殘聯、東莞市文化館的工作人員及志愿者就為盲人講電影進行培訓和交流,讓講電影服務向基層延伸,服務更多的盲人。截至目前,已舉辦無障礙電影講解活動40余場,參與人次5千余人。
為豐富視障兒童的閱讀,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以及社會的關愛,該館組織語言藝術專業的文化志愿者,固定于每周四下午到廣州市盲校服務點舉辦“聽.愛”故事會活動。館員精心挑選優秀兒童文學作品,再由專業的文化志愿者面對面地為視障兒童朗讀,活動深受孩子們的歡迎。依托“聽.愛”故事會活動平臺,該館組織開展更多面向視障兒童的文化活動,如組織盲校學生走進圖書館,參觀了解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舉辦六一兒童節“聽.愛”故事會特別專場,邀請動畫片《超級飛俠》的配音演員首次為孩子們現場口述圖畫故事和對動畫片《超級飛俠》進行無障礙解說;舉辦“聽.愛”語言藝術課堂,組織專業的文化志愿者為部分具有語言藝術興趣和天分的視障兒童進行專業培訓;搭建“聽.愛”語言藝術舞臺,讓盲生、健全兒童、文化志愿者同臺演出,增強盲生自信,促進殘健共融,幫助盲生更好地拓寬就業渠道。“聽.愛”故事會活動自2015年5月開始舉辦,至今已舉辦70多期,參與人次2千余人。除了現場為視障兒童講故事之外,該館還將每期的故事錄制成有聲資源,在學校廣播站進行播放,讓更多的視障兒童能夠聽到精彩的故事,感受五彩斑斕的世界。
四、積極支持配合殘聯開展相關工作,充分利用公共文化服務場館,舉辦文化助殘活動,促進殘健共融
該館積極支持配合殘聯開展相關工作,與各社會機構合作,舉辦文化助殘活動,推動殘疾人文化事業發展。與省盲協合作舉辦視障兒童家長培訓班、國際盲人節活動、南粵信息無障礙論壇等活動;與省聾協合作舉辦“灃標杯”國際聾人攝影展、護耳知識講座暨聽障體驗活動,廣東省通用手語培訓班,“無障愛讀書會”暨聾人語訓活動等一系統契合聽障人士特點和需求的文化活動;與中國盲文圖書館合作舉辦廣東省盲人閱讀推廣與文化服務研討會、廣東省盲人數字閱讀推廣與信息化應用培訓班;與廣州市教育局合作舉辦廣州市首屆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現場美術創作交流活動;與廣州市殘疾婦女協會合作舉辦以“關愛無邊,健康永恒”為主題的“三八”婦女節聯誼活動;與廣州市殘聯合作舉辦關注殘疾人“性?!鄙钭剷埣踩藭嬀氛沟然顒樱慌c廣州市精神病殘疾人及親友協會合作舉辦“祖國好、家鄉美”合唱表演活動。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的殘障讀者服務受到了社會和殘疾人的普遍好評,引領帶動全社會關注殘疾人的文化需求,幫助殘疾人共享社會發展成果,更好地融入社會。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