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是我國第一個“殘疾預防日”。筆者25日從省殘聯獲悉,截至目前,我省持證殘疾人數量共計近140萬。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殘疾預防工作,重點推進全國殘疾預防綜合試驗區創建試點工作,力爭到2018年,我省殘疾預防工作體系和防控網絡進一步完善,全社會殘疾預防意識與能力顯著增強。
目前,廣東河源源城區、梅州梅縣區、清遠英德市已入選全國殘疾預防綜合試驗創建試點單位。根據《全國殘疾預防綜合試驗區創建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試驗區要實現婚前醫學檢查率達80%以上,或在原有基礎上提高30%;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率和產前篩查率分別超過80%、70%;新生兒及兒童殘疾篩查率和干預率分別超過85%、75%。
為鼓勵試驗區居民積極參與殘疾預防,中央、省和地方財政配備專項資金進行補助,對符合產前診斷對象標準并接受產前診斷的孕產婦每人補助500元;殘疾復篩未通過并接受殘疾診斷的兒童每人補助300元;經殘疾評定符合殘疾標準的殘疾人每人補助80元。
在中央、省財政的大力支持和省相關職能部門指導下,我省三個試驗區分別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市、區)領導擔任組長,小組成員包括衛計、公安、安監、婦聯、教育、民政、食藥監等職能部門相關負責人;各試驗區實際制定印發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重點干預項目工作實施辦法等,并明確定點篩查機構和診斷機構。
源城區重點推進出生缺陷綜合防控工作,指定由區人民醫院承擔篩查任務,引進更先進的基因檢測合作項目,并對檢測及篩查產生的費用實現“全包干”;梅縣區結合地面宣傳和媒體報道,殘疾預防宣傳覆蓋80%以上的居民;英德市探索完善各環節相互銜接、發現一例報告一例的殘疾報告制度,實現7歲及以上人群殘疾信息監測報告全覆蓋。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