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殘疾發生的概率是5.26%,全市有1/8家庭有殘疾人,而且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殘疾率也會逐漸增加,所以殘疾預防工作迫在眉睫,需要從源頭降低致殘風險。”8月25日,在廣州市第一次殘疾預防日宣傳活動上,廣州市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陳學軍如是告訴記者。
廣州市首個“殘疾預防日”
8月25日是我國第一個“殘疾預防日”,國務院于2017年6月24日頒發《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殘疾預防日”的批復》同意設立“殘疾預防日”,今年的主題是“推進殘疾預防,建設健康中國”。當日上午,廣州舉辦了第一次殘疾預防日宣傳活動,現場通過安全生產致殘環境體驗和安全生產殘疾預防專家咨詢等活動,倡導公眾強化安全生產意識,減少安全生產和職業性疾病的發生,指導公眾積極看待殘疾風險,樹立起“預防殘疾”的理念,提高抵抗殘疾的能力。
在安全質量教育培訓基地里,活動方設置了模擬洞口墜落、安全帽撞擊等安全生產致殘環境,以直觀體驗的形式,讓參與人員感受建立安全生產非致殘環境的重要性。參與活動的一位企業代表戴著安全帽,體驗了3公斤的重物從2米高度向下自由落體撞擊安全帽的感覺,她向羊城晚報記者表示:“戴著安全帽感覺還好,只是’嘭’的一聲,也不疼,要是不戴,肯定受傷?!蓖瑫r,來自廣州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等單位的殘疾預防專家也在現場向公眾提出指導意見,告訴他們如何預防職業病、慢性病、精神障礙和意外傷害等致殘風險。
年內出臺《廣州市殘疾預防工作方案》
根據廣州市殘聯的抽樣數據分析,廣州市致殘原因分為四大類:一是先天性或發育障礙因素,占比12.82%;二是疾病因素,占比60.15%;三是損傷因素,占比8.65%;四是原因不明的殘疾,占比18.38%。陳學軍向羊城晚報記者表示,不少致殘原因是可以避免的,預防工作很重要。
今年是廣州市推進殘疾預防工作的重要一年。據悉,多部門參與制定的《廣州市殘疾預防工作方案》(下稱“行動方案”),正在廣泛征求意見,經廣州市政府審定后將在今年內出臺并實施。據有關部門的介紹,制定《行動方案》的主要思路是:明確各有關部門在殘疾預防工作中應當承擔的工作職責和工作任務,針對遺傳發育障礙、疾病損害、創傷意外傷害三大致殘因素有針對性、有計劃地開展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殘疾預防,達到控制和減少殘疾發生的目的;并行完善殘疾人康復服務,達到限制殘疾程度發展的目的。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