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上午,在政協第十三屆廣東省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現場,省政協委員、廣州市正佳科技服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謝萌建議,建設“藍色糧倉”,推動廣東海洋漁業高質量發展。
謝萌介紹,近年來,廣東大力推進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在全國率先探索海水網箱養殖,構建起從種業、養殖、裝備到精深加工的現代化海洋牧場產業全鏈條,為豐富“中國飯碗”、打造“海上新廣東”注入藍色動力。圍繞如何把建設“藍色糧倉”這篇文章做精做好,謝萌建議積極支持深遠海養殖用海,根據國土空間規劃和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科學確定養殖用海規模,優化養殖用海布局,簡化用海前期審批環節,實行市場化方式出讓海域使用權。
“通過現代化裝備與技術的運用,讓深海養殖不再‘看天吃飯’。”談及如何利用科技創新賦能深遠海養殖,謝萌提出,要加大對抗風浪的養殖裝備、智能管控設備、疫病防治設施等研發和生產;做精做好水產種業,挖掘保護傳統優勢品種,培育推廣一批適宜深遠海養殖的優質新品種,實現養殖智慧化、產品高值化。
謝萌還建議,要提高海產養殖抗風險能力。構建海洋牧場補助制度,設立專項補助資金,創新發展海水網箱水產養殖風災指數等保險業務,為養殖企業損失“兜底”,讓海產養殖從業者“端穩飯碗”。
掃一掃,關注廣東殘聯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