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確保防控工作的有效落實,保障中心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4月1日上午,汕頭市殘疾人康復中心組織開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演練”。
本次演練的內容有入園晨檢、學生體溫異常隔離、用餐、午休、離園、環境消毒等多個日常場景的防控操作和流程,科學合理、有效有序的開展演練。
本次演練以形象直觀的方式展現了中心應對開學后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和流程,增強了中心全體教師和工作人員應急處理突發事件的意識,提高了應對能力,為汕頭市殘疾人康復中心恢復殘疾兒童康復服務提供了安全保障。
一、制定方案,熟悉流程。
演練前,演練工作組召開會議,制定演練方案和各項流程。
圖為資料圖
二、演練開始,人員就位。
汕頭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副主任謝振暉同志演練開始前進行動員和部署。
圖為資料圖
場景一:入園晨檢。
工作人員對進入中心的學生進行體溫檢測和健康情況咨詢登記,為檢測正常的“學生”進行手部消毒并發放健康卡。
圖為資料圖
圖為學生將健康卡交給本班老師
圖為資料圖
場景二:上課
“學生”進入教室開始上課,座位前后左右保持間隔距離1米。
圖為資料圖
場景三:“學生”出現體溫異常。
上課期間,教師發現身體不適的“學生”,測量體溫出現超過37.3攝氏度,教師立即報告中心領導并通知留觀室工作人員將該“學生”帶離教室至留觀室隔離留觀。同時,電話通知家長。
圖為資料圖
隔離室工作人員對學生進行體溫檢測、相關情況詢問登記。由家長接往醫院就醫就診。“學生”離開留觀室后,對留觀室進行消毒。
圖為資料圖
圖為資料圖
場景四:用餐。
午餐時間,“學生”們在教室按前后間隔1米的距離分餐進餐。
圖為資料圖
場景五:午休。
午休時間,“學生”按前后左右間隔1米的距離午睡。
場景六:環境消毒。
“學生”放學離開后,工作人員對教室、臥室、走廊等公共區域和各功能室進行全面消毒。
圖為資料圖
圖為資料圖